法律咨询

公开咨询详情提问 APP 本人在某某贷有欠款,这个月扣款日账户余额充足,但是他们公司扣款失败,导致逾期,对方催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肆骚扰我通讯录联系人,并恶意诋毁,严重影响本人生活以及名誉,该怎么维权。

债权债务
2019-08-05 23:45:19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你好,保留他们公司扣款失败的证据,向法院诉讼, 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
  • 催收骚扰是违法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多次(三次以上)发送侮辱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其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受害人可以报案,要求警方对行为人作出治安行政处罚。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你没有相关的证据比如电话录音,短信内容警察是不予立案的
  • 侵犯名誉权构成要件主要有: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认定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须在主客观方面具备以下要件:  (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实)、披露其隐私权(体现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作为认定毁损名誉的依据,侵权人仅仅只针对被侵权人,而未传播给第三人,并不构成法律上的公开,行为只有公开进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权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被侵权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二)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