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律师你好,我朋友最近买了一辆车,听说要上保险。他就找我帮他买车辆保险。但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车辆保险有哪些。我自己的车辆保险都是别人给我买的,听说有什么交强险还是什么的。我想咨询一下律师,车辆保险有哪些啊?

交通事故
2018-09-18 01:07:59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车辆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
    交强险:必须投保的险种,出险后可以赔付给对方,包含物质损失和人身伤害
    商业险的种类很多,大致如下:
    车损险:把车撞坏了,保险公司可以出现给你修车,按新车购置价投保,根据厂牌型号由统一的车辆购置价格报价平台确定投保金额.
    第三者险:(5万、10万、20万、30万、50万、100万自选)撞坏了别人的东西,保险公司可以帮赔付,但仅限直接损失,医疗只负责医保范围内部分.
    玻璃单独破碎险:(有些公司分进口和国产,价格不一样)汽车玻璃在没有交通事故时破碎,保险公司可以给你换新的.
    车上人员险:出车祸时,可以赔付自己车上人员的医疗费用,只负责医保范围
    自燃险:车因油路电路问题自己燃烧了,保险公司可以按折旧再8折赔钱(如果投保不计免赔险就可以不打8折),投保按折旧价
    全车盗抢险:车被偷了,有公安机关证明,3个月内找不到,按折旧再8折赔钱(如果投保不计免赔险就可以不打8折),投保按折旧价
    不计免赔险:如果不投保该险,出险时,全责扣20%,主责扣15%,同责扣10%,次责扣5%(有些公司可以分开投保,车损、三责、车上人员、盗抢;有些公司是合在一起的).
    还有一些附加的品种(比如划痕险、因不明原因致损条款、过积水路面条款等等),公司不同品种也不同,需要在投保时咨询.
  • 1、车辆损失险(主险),车辆损失险是指保险车辆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本身损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2、第三者责任险(主险),属强制性保险,车年审时需要。指合格驾驶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第三者的财产直接损失与人员伤亡的。3、自燃险(附加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本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及载运货物自燃原因起火燃烧,造成车辆损失以及施救所支付的合理费用。是新车建议不买,三年以上的车建议考虑。
  • 赔付规定之全部损失1.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后,如果保险金额等于或低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保险金额赔偿。2.保险车辆发生全损后,如果保险金额高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赔付规定之部分损失1.保险车辆局部受损失,其保险金额达到承保时的实际价值,无论保险金额是否低于出险的实际价值,发生部分损失均按照实际修理费用赔偿;保险车辆的保险金额低于承保的实际价值,发生部分损失按照保险金额与出险时的实际价值比例赔偿修理费用。2.保险车辆损失最高赔偿额以保险金额为限。
  • 车辆保险费用如何计算  1、车辆损失险的保费=部分损失基本费+部分损失保额*部分损失费率+全部损失保额*全部损失费率  2、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费用=固定保险费用  3、(1)玻璃单独破损险保费=新车购置价*费率  (2)自燃损失险保费=保额*费率*(1+已使用浮动年限相对值浮动比例)  (3)车辆停驶损失险保费=最高赔偿天数*日赔偿金额*费率  (4)全车盗抢险保费=保额*费率*(1+已使用年限相对值浮动比例+防盗装置浮动比例+固定停放场所浮动比例),新增设备损失险保费=保额*对应车辆损失险部分损失费率,其他车辆损失险附加险保费=保额*费率。  4、(1)车上人员责任险保费=投保座位数*每人每次事故最高赔偿限额*费率*(1+赔偿限额浮动比例+安全装置浮动比例)其中,赔偿限额浮动比例根据所有投保座位的累计赔偿限额确定。  (2)车上货物责任险保费=每次事故最高赔偿限额*费率*(1+赔偿限额浮动比例)  (3)无过失责任险保费=同档第三者责任险保费*费率  (4)车载货物掉落险保费=赔偿限额*费率*(1+赔偿限额浮动比例)  注意事项  汽车保险费用计算器是一种方便的车辆保险费的计算工具,车主通过车险计算器可以大致甚至精确计算出自己投保车险需要缴纳多少钱。 
  • 保险公司是有责赔无责不赔。规定,交强险各分项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11万元,医疗费用1万元,财产损害2000元。也就是说车辆损失最高赔付2000元。意思是说,你只有较强险,如果是你的全责,对方损失1000元,保险公司赔付1000元,如果对方损失超出2000,超出的部分由全责方(自己)承担。
    其他按责赔付,1,互碰自配,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己走自己的强制险,来赔付自己的损失,在较强险限额内。
    2,互碰互赔,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保险公司赔付你的本次损失,你的保险公司赔付对方的损失。在较强险限额内。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