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1被继承人死亡, 无遗嘱 .公证太麻烦! 可以以银行作为被告, 进行继承权确认之诉给付支付之诉吗? 2原告无法知道被继承人账户金额,可以在诉讼请求里要求法院协助查询被继承人账户实际金额吗?

继承
2018-11-27 14:08:36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民事债务纠纷撤诉之后还能再次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与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一致的,因此对继承权保护的诉讼时效,也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条、第16条、第17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2年之内,其遗产继承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但是在民法通则施行后,继承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均须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因此,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继承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继承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继承权的请求的,诉讼时效应当自提出请求时起中断,而不是中止。确能证明继承人向侵害其权利的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也应中断。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年至20年期间,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但是,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这里20年的期间的性质应与民法通则第137条中规定的20年的期间性质一样,应为继承权保护的最长期限。这一期间既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也不属于除斥期间。因为,对于这一期间不适用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其起算点为权利侵害之日,超过这一期间的,当事人不得再提起诉讼;并且继承回复请求权又不属于形成权,不能适用除斥期间。
  • 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材料:
      1、 当事人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材料(如户口簿、单位或居委会证明)。
      2、 证明当事人是合法继承人的、应当提交结婚证、户口簿或者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3、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应当提交监护人的十分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或者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存款继承不需要公证了吗
7415
遗嘱执行人可以是继承人吗
民法典 357
遗嘱执行人可以是继承人吗
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
民法典 1244
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
什么是法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
什么是法定继承人
遗产继承证明怎么写
遗产继承 5
遗产继承证明怎么写
遗产全给儿女不给父母行吗
遗产继承 10
遗产全给儿女不给父母行吗
法定继承人具体是指什么
法定继承人 3659
法定继承人具体是指什么
什么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会优于遗嘱
遗赠协议 2381
什么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会优于遗嘱
胎儿是否能够在民法典中被确认为法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 3809
胎儿是否能够在民法典中被确认为法定继承人
在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中哪个有较高的优先度
遗赠协议 3411
在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中哪个有较高的优先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