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想问一下,我在缓刑期间有两次没有去报道会不会被撤销缓刑

刑事案件
2018-12-30 13:04:32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你好,有这个可能,建议按照要求去报到。
  •   我国刑法中缓刑的撤销事由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1)再犯新罪。  这里的新罪,是相对于已判之罪而言的,它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既包括同种之罪也包括异种之罪。只要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就应当依法撤销缓刑,对新罪和原判之罪实行数罪并罚。关于发现新罪的时间,刑法未作规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新罪,当然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罪与已判决之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以后才发现新罪,是否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呢?对此,1985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案(三)》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执行原判刑罚,是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不再犯罪为条件的,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即便该犯罪是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应当撤销缓刑。  (2)发现漏罪。  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说明犯罪分子隐瞒了部分罪行,没有认罪伏法和真诚悔罪,应当依法撤销缓刑,对漏罪和原判之罪实行数罪并罚。  (3)严重违法。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法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   被判缓刑期间能够学驾驶吗?  一、无证驾驶摩托车撞死人被判缓刑一年还没满,能学驾驶吗  被判缓刑期间能够学驾驶。缓刑是一种量刑制度,缓刑期满,不执行原判决。  缓刑期间应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醉驾量刑的后果  1、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  2、不得担任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已担任将被吊证或者开除公职;  3、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将被开除公职;  4、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  5、不得入伍;  6、不得担任新闻记者;  7、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  8、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  9、面临经济惩罚;  10、面临定期禁驾,甚至终身禁驾;  11、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12、办理移民、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会遭遇麻烦,一些国家对于有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往往会被外国使领馆拒签。
  •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我国刑法中缓刑的撤销事由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1)再犯新罪。这里的新罪,是相对于已判之罪而言的,它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既包括同种之罪也包括异种之罪。只要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就应当依法撤销缓刑,对新罪和原判之罪实行数罪并罚。关于发现新罪的时间,刑法未作规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新罪,当然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罪与已判决之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以后才发现新罪,是否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呢?对此,1985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案(三)》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执行原判刑罚,是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不再犯罪为条件的,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即便该犯罪是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应当撤销缓刑。  (2)发现漏罪。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说明犯罪分子隐瞒了部分罪行,没有认罪服法和真诚悔罪,应当依法撤销缓刑,对漏罪和原判之罪实行数罪并罚。  (3)严重违法。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法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 建议按时去报道
    追问:我就是想问下会不顾被撤销缓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