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微博被恶意诋毁谩骂,并且蓄意诽谤污蔑,导致重度抑郁症自残,如何定罪

公司企业
2018-11-26 12:04:30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你好:可以追究对方侮辱、诽谤行为
  • 诽谤罪,可以到法院起诉的。
  •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符合刑法的规定。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以上关于网络信息诽谤罪的定罪标准,希望你能满意。
  • 诽谤罪是情节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一般的诽谤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是犯罪,可以视情况对其进行治安处罚。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情况。构成诽谤罪的话,处三年一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
  • 名誉侵权的形式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你好:可以起诉也可以报警解决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