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在医院做手术,明明是选一千多块钱的手术类型,他给我家人说我选择的是两千多的,问我家人同意吗?回来又告诉我说我家人帮我选了两千多的那种手术,而且它的收费比较高,请问这种属于欺骗消费者吗?,可以进行投诉吗?

损害赔偿
2019-01-09 05:28:19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可以投诉,只是证据上可能较为困难。
    追问:我有收费记录,而且还有聊天记录,我也是医学生,生病了去看病,那个医院名字叫遵义医学院大联医院,我就问那个医生是我们学校附院嘛,他说这个医院也是我们学校附院,但是实际上是个私人医院,我后来还问他到底是不是私人医院,他还是不承认,就说不属于民营范围,可是本身就是私人医院,我明明没有辣么严重,就把我病情夸大,有个护士说我还有什么纳囊囊肿,怎么怎么样,不相信让我问我的主治医师,后来我就问,然后给我看病的医生也答非所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就想骗我做手术,做了手术后,我拿着检查单子去公立医院,医生说我明明不严重,根本没有什么囊肿,这种情况我是否可以投诉呢?而且它收费太高,有些比公立医院高得多,不符合标准收费
  •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四十八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区、县或医科大学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争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消费者维权手段: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
    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
    二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
    三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是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3、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4、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5、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不懂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 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