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现在有很多农村社保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价格便宜而且实用性也很高的,针对城市居民来说,有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最新的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规定是什么,平时我们购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方式好?

保险纠纷
2018-12-12 18:55:32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这个你可以参考,保障待遇
    (一)门诊。门诊个人账户按120元/年配置,可结转使用。
    (二)住院。
    1、结算方式。参保患者在州内、州外省内及省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逐步全面推行即时结算。在县外暂未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后须在次年3月底前提交医疗费用收费发票、费用明细清单、病情诊断证明书、医疗机构级别及医疗保险定点资质证明、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入院记录和出院记录等相关资料到乡镇人社中心办理申报手续,逾期不予受理。
    2、补偿待遇。参保患者在州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起付标准为县内一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800元,州级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1000元。住院费用报销保底比例为县内一级医院69%、二级医院58%、三级医院52%,经批准转诊至州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保底比例为二级医院50%、三级医院43%。在州外省内、省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其医疗费用按相应标准予以补偿。参保患者在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3、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12万元。意外伤害为单次住院报销限额10000元。
  •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门诊抢救医疗费,支付范围和标准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标准执行。
    2、起付标准(也就是通常说的门槛费)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样,即三级980元、二级720元,一级540元。
    3、就医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就医实行定点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院店合作和二级及其以下医疗机构确定为首诊医疗机构,将部分三级综合和转科医疗机构确定为定点转诊医疗机构,参保居民就医时应首先在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就诊,因病情确需转诊转院治疗的,由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方可转入定点转诊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等病情相对稳定后,应转回定点首诊医院。(换句话说就是一但得病必须在指定的社区服务中心医院,或是指定的小医院看病,要这些小医院看不好了,才能由小医院出证明转到大医院看,等病情稍好,立马要转回来住。)
  • 医疗保险主要包括:普通医疗保险,给被保险人提供治疗疾病时相关的一般性医疗费用;住院保险,住院保险的费用项目主要是每天住院费(床位费)、利用医院设备的费用、手术费用、医药费等;手术保险,这种保险提供因病人需做必要的手术而发生的全部费用;综合医疗保险,综合医疗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一种全面的医疗费用保险,其费用范围包括医疗和住院、手术等的一切费用等。
  • 城镇医疗保险基本保额: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6万元。如果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直抗排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门诊大病”)患者,年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可提高到每人2万元。
  • 2018,将原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原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因此,2018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支付标准与支付方式;2.付款标准:每年城乡学生和子女年工资180元,适龄职工每年300元;3.付款方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委托银行缴费”的方式。在过去的一年,在社会保障学院或学校和“委托银行付款”,有必要确认支付银行帐户余额是否充足。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