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因为最近我们公司发生了一些变故,特别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出了车祸,现在公司群龙无首,公司马上又要进行工商年审了,我就想要了解一下企业进行工商年检的话,能不能够在网上进行申报呢?这个企业年检网上申报流程应该怎么进行操作呢?

公司企业
2018-10-22 08:55:50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最新的企业年检网上申报流程如下:
    1、打开年检系统依次输入企业名称、注册号及验证码然后登录开始进行申报的操作;
    2、在登陆初始页面进入“年检企业申报”并依次按要求填写内容,确认无误后就点击完成申报,注意在切换页面前,请先保存本页数据;
    3、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许可项目的以及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公司)的,需要填写相对于的表格,相应的表格就在登陆首页左下方有表格下载的链接进行提供相关的表格下载;
    4、申报完成后,年检工作人员将会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完成对年检材料的初审。企业可以通过登陆企业年检系统查询自己企业年检初审的状态及结果。
    5、通过年检初审的企业可通过登陆进去打印年检报告书,首页上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确认→粘贴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网上年检初审通过之日起15日内,携带企业打印年的检报告书、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相关有效材料到辖区工商分局(所、站)进行申报再到县政府集中的办事大厅工商窗口进行办理年检的审核;
    6、未通过初审的企业应该按照登记机关的反馈的意见在网上作年检信息的补充或是更正后重新进行年检的申报。
    7.年检工作人员会当场核对企业提交的年检材料和缴纳的年检费用及签署年检审查的核准意见及工作人员在营业执照副本上加盖年检的戳记、发还营业执照、最后年检完成。
  • 企业是可以在网上进行工商年检的。具体流程:
    登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切换到你所在的城市。
    注册(需用身份证号和手机验证,注册后可以更改)联络员信息。
    登录,选择本年度的年报登记。
    填写年报,包括法人、公司地址、经营范围,营业额,社保缴纳人数,党团组织情况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填写,但可以选择不公示。
    申请提交,注意一旦申请后就开始公示,不能再改了。
  • 发生车祸后的处理方式:
    1、保护现场,不要挪动车辆和受伤人员
    2、初步判断现场责任
    3、122报警
    4、全责方致电自己的保险公司出险
    5、双方协调是否需要快速理赔
    6、如果警察出警,留好事故责任认定书
    7、如果协商赔偿或快速理赔,一定要对方留下押金,现金最好,驾驶证副本互换也可
    8、保证自己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私了
  •  一、发生车祸怎么确定双方责任  因一方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交通事故处理的流程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如果是工伤也是交通事故,工伤和交通可以同时申请赔偿,但是我国的政策各地执行不太一样,一般是采取总额补差的办法 。因机动车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赔偿问题。机动车事故赔偿已给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丧葬费等费用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机动车事故赔偿已给付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的,不再发给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交通事故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