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请问4人参与诈骗12万,1人策划没有实施行为,分赃4万,剩余8万其他人均分,分别会怎么判

刑事案件
2018-07-15 13:44:43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您好。现在立案了吗?有没有退赃退赔?现在案件进展到哪一阶段了?影响量刑的因素有很多。会按诈骗的金额的总数判断
  • 建议委托律师进行辩护,争取从轻处罚。
    追问:这种情况能判几年,从轻处罚最好的结果是怎么判?
  • 是属于共同犯罪,按照全部数额处罚。
  •   诈骗是比较严重的犯罪,并且数额达九十多万,判处缓刑的可能不大,但是你也应聘请律师,及时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其合法权益。  【刑法条文】相关法律知识: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条第三款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服刑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 构成诈骗罪的,其刑罚大致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即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即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即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常见的一些合同诈骗有: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等。   (一)常见的合同诈骗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也无履行意图,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除前述四种诈骗手法之外的其他利用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的行为。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