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律师您好,我卖了一处房屋,在卖之前我的房子里面是有租客的,合同期到2018年的7月20号,在卖房时我已跟新买家说明情况,并且说明一定要保证租客住到合同期满,当时买房者也同意,但是我们没有书面形式写下,只是口头约定的。后来在房屋过户后改成新买家的名字后她要求把租客撵走,或者他要求涨房租,我当时为了不违反我和租客之间的协议就给新房主每月多补了300元的房费,之前房租是1100,现在新房主要1400一月.我给她补了3个月的钱,连之前的租客给我的3个月的房租我一并都给了新房主,共计4000元。新房主涨房费的事我已经跟租客沟通过,我告诉租客现在新房主要涨价房费,要么补房费要么搬走,租客说要住到合同期满7月20号,我说那我就给你补房费。这个租客是知道的。但是先在新房主收了钱后还经常的骚扰租客让其在5月20号搬走,又打电话威胁又骂人,租客现在受不了新买家的骚扰要提前搬走。我想问一下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属于跟租客之间违约吗?租客现在要起诉我说是跟我签的租房合同,我该怎么办?我和租客是在中介公司签的合同

合同纠纷
2018-06-30 17:13:20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我需要看您跟租客签订的租赁合同,及跟新买家的买卖合同,你给补的房租有收条吗,建议给我打电话详细咨询
  •   在找好了房源,一切条件都满意后,最后一步则是签订租房合同了。在签订合同,不要忘记登记备案。双方签订的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要对租赁期限、租金数额、支付方式、房屋用途、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以便日后解决纠纷时有据可依。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房屋租赁合同应到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否则不能对抗第三人。因为房东在与房客签订租赁合同后,如果又有他人愿出更高的租金,有些房东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会找借口与老房客解除合同,再把房屋租给后来人。而由于前一个租赁合同未经登记,所以即使上法庭,也不可能胜诉。所以,签了租赁合同,别忘了去登记。  此外,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登记还可以保证房屋在租赁期间即使卖给他人,房客仍可继续承租。这样便可以避免房屋因权属发生变化而侵害房客的权益。  需要注意: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  二、审查租赁的客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的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  三、审查房屋租赁手续是否完备。房屋产权证明并非是合法出租的充分条件,还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租赁合同也要进行租赁登记方可生效。  在房屋租赁的过程中,房屋租赁合同是维护双方权益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需要谨慎对待。
  •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量的金钱或财物。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租房合同违约金标准,  一、租房合同违约金标准  (1)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  (2)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  二、租房违约如何赔付  1、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房屋租赁违约金也是如此。  2、租房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根据合同的相关约定违约金来计算,定金和违约金以及损害赔偿金不能重复计算。租房合同解除后,各种违约金的计算又因情况的不同二不同。  三、违约金  1、依不同标准,违约金可分为:  (1)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  (2)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赔偿性)违约金。合同法施行之前,中国的违约金制度兼容以上各种形态,合同法则做了全新的规定。  2、根据现行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是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合同条款之一);  (2)是一方违约时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定额损害赔偿金);  (3)是对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约定(不同于一般合同义务)。
  • 第一,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应当调整;第二,如你有证据证明你催促过房东来收房租,且符合你们一直以来的贯例,则你未违约;第三,房东即使未通知你,如果合同没有禁止,则他出卖房屋也没有违约;第四,优先购买权只有当你也想买房时才有意义,实践中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鉴于以上四点,你们双方都没有违约,你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拒绝搬迁,如房东强制你们迁出,你可以追究他的违约责任并要其赔偿损失。
  • 您好,您好,建议看下违约责任如何约定,如对方已起诉,诉讼请求是什么,能更好的帮你分析。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