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在微商那买了一个7.7万的佛,我想退货,卖家不给退,没超过7天,我怎么维权

损害赔偿
2017-10-23 09:56:44
共有1位律师解答
  •   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如何规范和保护“网购时代”消费?怎样确保消费者信息安全?产品质量不过关,退货是否顺畅?消费者维权“举证难”何时了?这些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消法修正案草案均有涉及。
      看点一:网购
      对网购欺诈说“不”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购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主流方式之一。草案规定首先是要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真实、必要的信息。
      草案赋予消费者在适当期间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但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除外。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货物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价款。
      草案规定当网络交易平台上的销售者、服务者不再利用该平台时,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看点二:个人信息
      经营者不得擅自泄露
      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目前普遍困扰消费者的一个难题。草案明确: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个人信息得到保护的权利。
      草案还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并确保信息安全。
      看点三:商品“三包”
      七日不再是硬约束
      强化退货、更换、修理的“三包”规定是促使保证商品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草案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的,可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指出,现行消法没有规定“三包”的具体天数。这次草案规定,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自收货之日起七天内,消费者仍可以不符合质量要求解除合同,扩大了退换的条件。
      看点四:缺陷商品
      消费者不再“举证难”
      不少消费者有这样的感觉,在商品房、网购、金融消费等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维权难,维权成本高,有时候“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举证难是维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草案明确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微型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
      这样规定对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举证责任进行了倒置,消费者就不用再自己举证了,避免了鉴定难、成本高、不专业等难题,方便了消费者维权,也可倒逼经营者把更多投入放到品质保证上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