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您好,我想咨询关于违反社区戒毒协议被强制戒毒的事情。我老公三年前被社区戒毒,需要每个月去派出所报道检查一次,但只去了三个月就外出打工忘记该事,也没再去报到,近期突然想起该事,就主动去派出所投案想要继续旅行协议,派出所说此事归所在分局管,让我们去分局看看如何办理,结果我们主动去了分局,分局直接就把人扣下了,说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就是要强制戒毒两年,现在已经进去快俩月了,我想咨询一下这种主动回去报到的案例,有没有什么从轻或减刑的说法。另外我在网上查询过,说一年后如果医学检验合格,可申请办理释放,但我问那个戒毒所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几乎不可能,我想问问该情况我该怎么办能让他早点出来。需要说明一下,他已经两三年不碰毒品了,可是我们也提供不了他不再吸毒的证据呀。求咋能让他提早回来,谢。

其它综合
2017-11-05 11:30:29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可以做医学鉴定
  •   强制戒毒两年后不可以申请考取机动车驾驶证。   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因此,强制戒毒两年后不可以申请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只有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满三年且三年内没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也没有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的,才可以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也没有构成犯罪的;   (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七)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八)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有第一款第五项至第七项行为之一的,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 《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可由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的,强制隔离戒毒。   第三十八条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第四十七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   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如对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禁毒法》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决定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查清其身份后通知。   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