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房子解放前就有了,70年代县里就对这进行了规划,但迟迟没实施,80年代我们要求办理房产证被拒绝,现在将近300个平方只安置70个平方和赔偿地面附属物几万元,对土地不做补偿。所赔款怎么起够起房子。请问我们可要求土地赔偿吗?

其它综合
2004-04-27 03:25:01
共有2位律师解答
  • 楼上说得对,如果征用的是农村的土地的话,下面这个部门规章你可作参考。

    国土资源部关于征用土地公告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0号
    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第四条 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 征用土地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第六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第七条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
      (五)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
      (六)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第九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第十条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时,应当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一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批准后,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拨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权要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时限内提供支付清单。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督促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查询和监督。


     第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对征用土地公告内容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的查询或者实施中问题的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未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


     第十五条 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 你对补偿不服,可申请裁决,如果还不服,可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第二条 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因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原因达不成协议,当事人申请裁决的,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履行行政裁决职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
    (法复〔1996〕12号)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或者城市房屋主管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有关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的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二、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