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20万一下能判多少年

其它综合
2011-06-28 23:03:03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谓“数额较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百元至2千元以上。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其数额较大的起点为25份。另外,根据《解释》第9条第1款规定,盗窃国家三级文物的,亦应依本幅度量刑即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判处罚金,根据《解释》第7条规定,应当在1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罚分子,应当在1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下同)。
  • 可能要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如需律师帮助,可与我联系.
  • 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盗窃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十万元(贫困山区县、市六万元),可以在十年至十二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满八万元不满十万元(贫困山区县、市满五万元不满六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并在十年至十二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盗窃金融机构的;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盗窃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盗窃国家二级文物三件或者一级文物一件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数量达到二千五百份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盗窃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犯罪数额每增加一万元(贫困山区县;市为六千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2)具有可以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3)盗窃国家二级文物超过三件,每增加一件,可以增加九个月至一年刑期;国家一级文物二件的,可以增加二年六个月至三年刑期; .
    (4)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数量超过二千五百份的,每增加一百份,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4、有下列情节的,可以相应增加刑罚量,但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满二千元不满一万六千元(贫困山区县、市满一千元不满八千元)和满二万元不满八万元(贫困山区县、市满一万元不满五万元),分别未被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或者特别严重情节,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盗窃金融机构的;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盗窃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以上七种情形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
    (2)具有“流窜作案;盗窃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移民、救 济、医疗款物,未造成严重后果;盗窃生产资料,未严重影响生 产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每增加一种 情形,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3)具有‘‘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盗窃残 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严重后果 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 以下;每增加一种情形的,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4)具有多次盗窃情形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
    (5)入户盗窃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6)为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而盗窃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5、有下列情节的,可以相应减少刑罚量:
    (1)确因生活所迫、学习、治病急需而盗窃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案发前主动将赃物放回原处或返还被害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盗窃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不作犯罪处理的除外。
    6、需要说明的事项 :
    (1)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可以参照第2、3条的规定予以确定。
    (2)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 重量刑。
    (3)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按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