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哪些不同方式解决?

损害赔偿
2010-10-30 21:52:19
共有2位律师解答
  • 根据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解决方式:

      (一)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所谓“协商”,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事实、法律、政策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在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协商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双方所处的地位完全平等,一方不得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胁迫另一方作出违背自己意愿、不真实的决定,同时也不得损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协商的结果需要靠双方自觉履行,如果其中一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协议,可以寻求其他解决的办法。

      (二)双方当事人可以采取调解的方式。“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纠纷交予第三人进行调停。调解一般可以分为民间调解和国家行政机关调解两种。调解也是在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事实、法律、政策进行的,调解结果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需要靠双方自觉履行才能实现,如果其中一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只能采取其他方式解决。

      (三)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解决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是指,国家仲裁机构根据各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裁决与协商、调解具有以下的不同:1、提请仲裁的前提是各方之间必须提前达成提请仲裁的协议;2、国家仲裁机构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仲裁程序进行仲裁;3、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就对各方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各方必须完全按照仲裁裁决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产品质量产生的民事纠纷,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提起,人民法院根据各方产生纠纷的事实,适用相关的法律进行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案件采取二审终审制,当事人对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如不执行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提请法院强制执行。
  •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途径,可合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产品质量纠纷管辖权是怎样的
产品质量 3120
交通十级伤残赔偿多少
十级伤残赔偿
交通十级伤残赔偿多少
交通事故十级伤残如何赔偿有没有
十级伤残赔偿
交通事故十级伤残如何赔偿有没有
确认物权有哪些方式
物权一般规定 539
确认物权有哪些方式
欠条有效期限是多久
民间借贷 55
欠条写了还款日期到期没还的怎么办
民间借贷 35
欠条写了归还日期但没还的怎么办
民间借贷 25
欠条是几年有效期限
民间借贷 20
欠条有没有时间的限制
民间借贷 15
欠条是几年过诉讼期
民间借贷 2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