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什么情形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2018-05-23 14:07: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前提是被判处死刑,但是又没有必要立即执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那么,什么情形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呢?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给予两年的缓期,这就是刑法中所称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是一个单独的刑罚种类,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行为人罪该处死刑,如果行为人罪不该处死刑,则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二、不必立即执行,一般是指罪该处死刑的罪犯,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现或有其他从宽处罚的法定条件,或者犯罪主体在智力上存在明显障碍,或者被害人本身有明显过错等。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缓期二年执行期限届满,没有故意犯罪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被判处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限内又重新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执行死刑,由缓期二年执行单位将材料报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呈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综上所述,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缓期执行期限届满,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的,一般都会做出改判。如果改判以后,罪犯再犯故意犯罪,就不能再执行前面的死刑了。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

  (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

  (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

  (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

  (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五)对死刑缓期执行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中国从建国到现在有判处死缓在2年以后执行死刑的案例。

  以上内容就是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情形,如果在缓刑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是可以减为无期徒刑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为有期徒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申请报告
常用文书 9999人浏览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申请报告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是什么
死刑辩护 9999阅读
免于刑事处罚申请书范文
常用文书 9999人浏览
免于刑事处罚申请书范文
你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自己不可以申请假释,假释与减刑的程序是基本一样的,只有执行机关才有假释建议权。  对犯罪分子的减刑和假释,都是由执行机关行使减刑或假释建议权,而由人民法院行使减刑或假释决定权。  《刑法》第七十九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第八十二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六十二条 减刑、假释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监狱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高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三)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包括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中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