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专利侵权认定的比对方法

2020-06-30 09:11: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一直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这里的实施是指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那么,专利侵权认定的比对方法是什么?以下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做好了相关资料的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法律的相关知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专利侵权认定的比对方法

  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是判断一项技术方案是否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基本原则。具体含义是指,在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以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对应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也即,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特征的,则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侵权比对时,应当将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与专利权人指定的某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比对。实践中出现法院直接将专利权人的产品与被诉侵权的产品进行比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既没有法律依据,且专利权人的产品也往往并能不完全反映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首先进行相同侵权对比

  相同侵权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与权利要求限定的一项完整技术方案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的对应技术特征。在进行侵权比对时,可以先对专利的权利要求以及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特征分解,如:专利的权利要求技术特征分解为:A,B,C,D,E;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分解也为:A,B,C,D,E;则可以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构成对涉案专利的相同侵权。

  当然,上述举例只是相同侵权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情形,在实践中,进行相同侵权比对时,并不要求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与专利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方案完全相同,只要满足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完全包含了专利的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即可。因此,在进行相同侵权比对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仍然属于相同侵权:

  情况1.当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特征采用上位概念,而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的。

  情况2.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在包含了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的。但专利文件明确排除该技术特征的除外。此处的专利文件既指专利的权利要求中明确排除,也指专利的说明书中明确排除。如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明确记载增加的技术特征不能适用于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或权利要求采用封闭式写法,在封闭式权利要求全部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技术特征的(医药、化学领域中涉及组分的封闭式权利要求,该增加的技术特征属于不可避免的常规数量杂质的除外)等。

  情况3.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属于实施涉案专利的从属专利的。

  二、相同侵权不成立时,再进行等同侵权比对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和使用更多的其实是等同侵权比对,因为,很少会出现侵权产品完全与专利的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相同的现象,故意侵权的产品都会进行相应的刻意规避,而非故意侵权完成重合的概率也较小。

  等同侵权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是属于等同特征。

  那何谓等同特征呢?等同特征是指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想到的技术特征。

  这里进行比对的单元仍然是通过技术特征分解后的各个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在技术内容上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对应技术特征在技术内容上无实质性性差异,且两技术特征在各自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并在各自技术方案中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基本相当。

  在评价是否为基本相同的手段时,若被诉侵权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使得该技术方案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案,则不认为构成侵权。在评价是否为基本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时,若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在功能和效果上明显优于专利权利要求中对应的技术特征,且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看来,这种变化是具有实质性改进的,而不是显而易见的,则也不认为构成侵权。

  在评价是否为基本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时,若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对应的技术特征相比,还具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和效果;或者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与其所在技术方案中的其他技术特征相结合会形成其他不同的功能或效果时,则不予考虑此种盈余的功能和效果,判定认为构成等同侵权。

  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想到,是指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对应技术特征相互替换是容易想到的。在具体判断时可考虑以下因素:两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或相近的技术类别;两技术特征所利用的工作原理是否相同;两技术特征之间是否存在简单的直接替换关系,即两技术特征之间的替换是否需对其他部分作出重新设计,但简单的尺寸和接口位置的调整不属于重新设计。

  等同特征替换,既包括对权利要求中区别技术特征的替换,也包括对权利要求前序部分中的技术特征的替换。在评价两技术特征之间是否存在简单的直接替换关系时,若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选用比专利权利要求中相应的技术特征更简单或更低级的技术特征,从而使得其所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明显劣于专利权利要求中相应的技术特征所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技术效果的,则不认为构成侵权。

  同时,在评价是否为等同特征替换时,若对于发明权利要求中的非发明点技术特征、修改形成的技术特征或者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如果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或修改时明知或足以预见到存在替代性技术特征而未将其写入专利权利要求的,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采用了该替代性技术特征,则认为不构成侵权。

  此外,在进行侵权比对时,被诉侵权人同样可以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即,若专利权人在申请、修改或无效阶段明确放弃的技术特征,不作为侵权对比的参考对象。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专利侵权认定的比对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找法网小编找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这方面的法律帮助,随时欢迎来咨询找法网的相关顾问进行帮忙解答。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入找法网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专利侵权起诉状范本新整理版
常用文书 9999人浏览
专利侵权起诉状范本新整理版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认定及赔偿标准
1、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解释专利权利要求时,应当以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内容为准,而不是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或措辞为准。 2、根据全面覆盖原则,将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应比较,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则构成侵权。具体分四种情况:a)、包含---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b)、上位概念涵盖下位概念---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侵权物是下位概念; c)、新增加---被控侵权物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d)、从属专利---被控侵权物是对先专利技术的改进,并获得了专利权,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先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从属专利。 3、根据等同原则,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比较,即使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即两者以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或者,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是该专利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侵权律师代理合同
非诉代理 9999人浏览
专利侵权律师代理合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