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虚假广告要怎么处理?有哪些行为?

2018-12-26 09:37: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如果消费者在实践中遇到了虚假广告的话,那么其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而工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往往会先进行调查,如果确属于虚假广告的话,那么就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虚假广告要怎么处理?有哪些行为的相关内容。

  一、如何处理虚假广告

  可以投诉,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十四条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虚假广告行为有哪些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3.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对于虚假广告我国是严厉打击的,主要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通常情况下,虚假广告都是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的,那么我们在发现虚假广告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上面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