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刑事辩护权利的解释原理

2018-08-22 11:09: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近年来,有关研究方法的讨论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在内的各部门法学的研究都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

  [1]其中,关于法教义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规范法学、法解释学)和社科法学优劣的争论尤为值得关注。

  [2]应该说,相比于法教义学,社科法学更具有社会亲和力、更能直接回应社会和公共政策需求,

  [3]不过,看似略显枯燥的法教义学研究却通过对规则进行系统化、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ed),为法律人解释法律和处理案件提供了框架性的知识指引。

  [4]有主张法教义学研究的学者坚持认为法学有其自身赖以安身立命的方法,法学研究应恪守事实与规范的严格界分,以避免“方法论上的杂糅主义”。

  [5]笔者认为,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并非两条平行线,法律解释既要维系法律系统的封闭性、安定性和逻辑自洽性,又必须主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后果考量”,进行利益权衡、价值判断,以使其不与社会完全脱节。

  当前刑诉法学研究同样存在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争。不过,由于目前此两种研究同样薄弱,踏实的法教义学研究和社科法学研究同样亟需。就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研究而言,一方面,虽然已有针对具体法条的非常出色的法教义学研究,

  [6]但是这类研究仍不多见;另一方面,虽然已有学者试图对刑诉法解释的目的、原则、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7]但是这些研究更多是对各部门法共用的解释方法的介绍,并没有提炼出刑诉法解释所特有的原则与方法。

  本文拟对刑事辩护权利的解释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之所以要进行这一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对与辩护权有关的很多法条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分歧(如《刑事诉讼法》第41条是否在侦查阶段即赋予了辩护律师以调查取证权,辩护律师是否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向被追诉人出示案卷复印件以“核实有关证据”),这给司法实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亟需相关研究提供指引;第二,虽然当前已有对各项具体辩护权(如调查取证权、会见权、阅卷权)的零散分析,但是,对这些权利背后的解释原则、解释方法的全面探讨尚付阙如。也正是这一缺失,使得当前对具体辩护权利的阐释尚不够深入。

  本文第二部分拟探讨辩护权利解释与刑诉法解释的不同之处,尤其是辩护权利规范与刑诉法中的国家职权行为规范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拟结合公民权利的开放性原则、霍菲尔德的权利类型理论、德国法学理论中的“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对各项具体辩护权进行类型化分析,并指出不同类型的辩护权利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鉴于当前辩护权利研究普遍存在忽视体系解释这一问题,第四部分拟以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为例,说明在辩护权利研究中如何做到法规范的协调一致。第五部分拟对辩护权利背后的法律原则、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进行分析,以为辩护权利的法教义学研究奠定更为扎实的根基,并使研究之成果更能回应社会之需求。第六部分是结语。

  一、辩护权利解释的特殊性

  当前我国部门法解释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民法和刑法等实体法领域,刑事诉讼法解释的方法论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与民法和刑法相比,刑事诉讼法的规范内容更为复杂,不仅包括国家职权行为,还包括公民的权利(本文研究的是其中的辩护权利)和义务,其中的国家职权行为不仅包括涉及公民权利的国家职权行为,还包括不涉及公民权利的国家职权行为。这些性质上明显不同的规范在解释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

  刑事诉讼要解决的是强大的国家与弱小的个人(被追诉人)之间的冲突。在冲突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关键的问题就不再是冲突的解决,而是冲突解决的方式,即如何在冲突解决过程中限制国家权力,保障手无寸铁的公民的个人权利,特别是宪法权利。[8]刑事诉讼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原则上刑事诉讼规范的解释应禁止扩张国家权力,而不禁止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扩张公民权利。

  先看国家职权行为规范。涉及公民权利的国家职权行为规范可以分为两类:国家机关的职权(实体性规范),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程序性规范)。比如,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和强制性侦查行为(如搜查、监听)的适用条件即属于前者,强制措施、强制性侦查行为的程式和步骤则属于后者。由于二者都涉及到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干预,在解释上都禁止扩张国家权力,而不禁止在必要且适当时限缩国家权力。

  至于不涉及公民权利的纯粹技术性、手续性的工作,立法机关没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规范。以侦查活动为例,案情本身的复杂多变必然要求侦查活动具体运行方式的灵活多样。对于与公民权利无关的侦查措施(即任意侦查行为),根本无需以成文法的形式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加以规范,完全可以由侦查机关根据案情灵活决定。如果立法机关非要以僵化、细致的规则进行规范,并要求侦查机关按照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侦查,则无疑只会使侦查陷入困境,从而不利于真相的查明。[9]

  问题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已对本来无需规定的某些诉讼行为作出了规定,对这些规定应如何解释就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仍以任意侦查行为为例。笔者认为,即使《刑事诉讼法》或者公安部规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明确规定了某任意侦查行为的具体步骤和程式,考虑到这些规范并不涉及嫌疑人权利,对这些规范的违反最多只是影响通过该侦查行为所获取证据的证明力,我们对这些规范的解释可以更为宽松,而无需像对强制性侦查行为的解释那样只能进行严格解释。也就是说,可以对这些规范进行扩大解释、类推解释,以扩张国家权力,进而有效地打击犯罪。

  对于辩护权利规范,应禁止不利于被追诉人的扩大解释、类推解释,而不禁止在必要且适当时作有利于被追诉人的扩大解释、类推解释。[10]仅举三例说明。①《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2款、第4款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即可会见因被逮捕、拘留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无需经侦查人员批准,会见不得被监听。《刑事诉讼法》第75条、76条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会见他人,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用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

  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考虑到逮捕、拘留是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监视居住只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既然辩护律师会见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需要经过批准,都不得被监听,辩护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无论是住所监视居住还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然也不需要批准,也不得被监听。由此,刑事诉讼法第75条、76条所说的“他人”不应包括辩护律师,“电子监控”不应包括对辩护律师会见的“监听”。②《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规定,侦查阶段辩护律师会见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而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对于涉嫌这三类犯罪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侦查期间辩护律师的会见是否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许可。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不能类推适用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理由是: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干预不像逮捕、拘留那样严重,类推适用的结果不利于犯罪嫌疑人。③《刑事诉讼法》第41条规定了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却没有规定被追诉人的调查取证权。笔者认为,作为可能遭受案件不利后果的当事人,在协助其参加诉讼的辩护律师都享有调查取证权的情况下,被追诉人也应该享有该权利。也就是说,该法条应作有利于被追诉人之类推适用。

  涉及公民权利之国家职权行为规范在解释上极为严格,严禁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相比之下,辩护权利规范在解释上要宽松一些,允许在必要和适当的情况下作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二者看似差别甚大,本质上却是一体之两面。所谓“两面”是指,前者通过限定国家干预公民权利的条件和程式,使公民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恣意侵犯,而后者通过赋予或者明示公民权利,给国家权力的行使设置边界。所谓“一体”是指,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对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界定,都禁止扩张国家权力(即禁止作不利于被追诉人的扩大解释、类推解释),而不禁止在必要且适当的情况下限缩国家权力(即不禁止在必要且适当的情况下作有利于被追诉人的扩大解释、类推解释)。之所以我们要通过立法赋予国家机关以特定干预公民权利之职权,是因为这些职权的恰当行使有助于查明案情、惩罚犯罪。由此,即使是限缩权力、扩张权利的解释,也只能在必要和适当时才可以适用。否则,法规范的安定性和国家刑罚权的实现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那些性质上属于“自由”这一权利类型的辩护权利(关于辩护权利的四种类型,详见本文第三部分)的解释问题。对于公民来说,“法不禁止即自由”,公民所享有的各项“自由”并不需要法律授权。不过,考虑到有些“自由”非常重要,又很容易被侵犯,立法会对其进行确认和强调。这些已被立法确认的“自由”与前述已被立法规定的不涉及公民权利的国家职权行为,不仅在立法模式上具有相似之处,在解释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都可以作较为宽松的解释)。[11]不过,对不涉及公民权利的国家职权行为的宽松解释,是为了给国家机关更多灵活处断的余地,以更为有效地查明案情、打击犯罪(由此,虽然这些规范本身并不涉及公民权利,对其宽松解释的结果却可能事实上不利于被追诉人),而对已被立法所确认的“自由”的宽松解释,则是为了给公民更大的免受国家干预的空间(由此,这些“自由”看似不涉及国家权力之行使,对其宽松解释的结果却可能因扩张公民权利而不利于国家对犯罪的打击)。

  二、辩护权利类型与辩护权利解释

  类型化是法学的基本思维。就本身复杂多样的辩护权利而言,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相关法条中,构建出逻辑严谨的权利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万毅曾尝试用美国学者霍菲尔德的权利类型理论对刑事诉讼权利进行分析,[12]但该研究并非专门针对辩护权利,研究本身也有待深入。张翔曾将德国法学理论中的“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引入到对宪法基本权利的研究,[13]非常遗憾的是,刑诉法学者对该理论没有足够的重视。笔者拟将这两种理论和公民权利的开放性原则结合起来,对辩护权利进行类型化分析,并指出不同类型辩护权利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

  作为分析法学派权利理论的集大成者,霍菲尔德在一篇非常有影响的论文中指出,想当然地认为所有法律关系都可以被简化为“权利”(rights)与“义务”(duties),是清晰理解、准确描述以及真正解决法律问题的最大障碍之一。[14]他认为,广义的权利(rights)包括请求权(rights)、[15]自由(privilege)、[16]权力(power)和豁免(immunity),它们各有法律上的相反物和法律上的对应物。

  就法律上的相反关系而言,请求权、自由、权力、豁免在法律性质上都属于“有权利”,其各自的相反物都属于“无权利”。[17]以请求权和自由为例:A或者有让B做某事的请求权,或者没有让B做某事的请求权;如果A有做某事的自由,则A没有克制自己不做某事的义务。

  至于法律上的四对对应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请求权—义务:A要求B为某行为,B必须为该行为;

  自由—无请求权:A可以为某行为,B不能要求A不可以为该行为;

  权力—责任:A有权改变A与B或者A与其他人的某项法律关系,B必须接受这一改变;

  豁免—无权力:对于A与B或者A与其他人的某项法律关系,A享有该法律关系不被改变的权利,B无权改变该法律关系。

  这四对相反关系和四对对应关系共涉及八个法律概念。霍菲尔德将这八个概念称之为法律关系的“最小公分母”。[18]这些概念构建了一个关于法律关系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世界。在这里,每个法律概念都只能通过其与其他法律概念的关系而获得意义。[19]这些关系普遍存在,只是在霍菲尔德对其进行分类、命名之前,它们不仅从没有得到过准确描述,还常常被混淆。Henry Smith认为霍菲尔德的研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理论构建,类似于著名的科斯定理。[20]其实,科斯式的零交易成本世界只能算是思想实验,现实中不可能存在,[21]而霍菲尔德对权利的原子式分析,源自于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22]虽然上述权利类型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并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具体权利的法律内涵,更不能告诉我们在某一特定案件中这些法律关系是否存在。虽然法律规则不可能仅仅依靠分析与逻辑而构建起来,其实质内容往往来自于公共政策、正义观念、社会道德、习俗惯例,等等,[23]这一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不同类型的辩护权利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还有助于澄清当前关于辩护权利所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谬误。

  有观点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1条[24]规定的调查取证权,包括自行调查取证权和申请调查取证权,并非真正的权利,因为前者没有强制力(被调查人并没有配合的义务和责任),而后者常被检察院、法院拒绝。

  笔者认为,自行调查取证权属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中的“自由”,对应于其他任何人的“无权利”(no-rights),即辩护律师有调查取证的自由,其他任何人无权阻止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辩护律师的这一“自由”,既不对应被调查人的配合义务,也不排斥其他人调查取证的“自由”。正如A有在公园与他人聊天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他人有义务跟A聊天,也不意味着A和B聊天时,其他人就不能跟B聊天。将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取证权理解成被调查人有配合义务,实际上是将调查取证权理解成“请求权”。这种理解不仅与《刑事诉讼法》第41条的规定不符,也与律师职业的定位不符。《刑事诉讼法》第41条明确规定,辩护律师只有经证人同意,才可以向其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就是说,法律本来就没有规定证人的配合义务。律师职业并非公权力的行使,本身也不应带有强制性。

  就个人而言,“自由”包括两类:一类是法律所明确赋予的特定自由(“法律内的自由”),如前述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取证权;另一类是个人所享有的按自我选择和决定去行动的一般自由。后者并没有被法律明文规定,因此也被称作“未列举权利”(unenumerated right),其存在根据是“法律下的自由”原则,即公民的权利具有开放性,“法不禁止即自由”,法律沉默则一切自由。[25]由于“法不禁止即自由”,公民所享有的各项“自由”并不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而法律之所以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某项“自由”,或者是为了给该“自由”的行使施加法律上的限制,或者是因为该“自由”很容易被侵犯,需要通过立法来强调和宣示。[26]对某项“自由”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如果没有该规定,公民即没有该“自由”,也不意味着对公民未被列举的“自由”的否定和忽视。[27]由此,即使美国、德国、日本没有通过立法在侦查阶段赋予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权,这些国家的辩护律师仍然在事实上享有该权利;[28]即使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辩护律师有权与未被关押的被追诉人会见,没有规定被追诉人本人有自行调查取证权,这些“自由”仍然存在。[29]辩护权行使的这种开放性,鲜明地体现于《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第53条。该条第1款在列举了辩护律师所享有的十项诉讼权利之后,规定辩护人进行辩护时“可以采取未被本法典所禁止的其他手段和方法”。[30]

  至于辩护律师的申请调查取证权,在性质上应为“请求权”,对应于检察院、法院的“义务”,即辩护律师有权申请检察院、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检察院、法院有义务协助其实现该权利。检察院、法院无正当理由拒绝协助的,应被视为没有承担法律上的“义务”。不能因为实践中存在检察院、法院无正当理由拒绝协助的情况,即认为辩护律师没有该“请求权”。

  事实上,辩护律师的很多重要权利,如会见权、阅卷权、获得通知权、提出意见权等,都属于“请求权”,都需要国家机关承担一定的积极义务。比如,没有看守所的配合,辩护律师将无从会见在押被追诉人;没有检察机关的配合,辩护律师将无法查阅检察机关所掌控的案卷材料。这些辩护权利当然对应着国家机关的义务,这种义务并不需要法律上的特别规定。实践中经常出现国家机关以“法无明文规定”为由拒绝履行这类义务的情形。比如,《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了审查批捕阶段辩护律师的提出意见权。司法实践中,由于检察机关并不主动将案件已达审查批捕阶段这一情况告知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往往并不知道案件已达审查批捕阶段,也就无从就犯罪嫌疑人是否应被批准逮捕发表意见。笔者曾调查多名负责批准逮捕的检察官,问其为何不告知辩护律师案件已达审查批捕阶段,他们的回答都是法律没有规定此义务。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不仅意味着审查批捕人员有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义务,还意味着检察机关应保障辩护律师有机会提出意见。审查批捕人员不告知辩护律师案件已达审查批捕阶段,则律师无法行使其提出意见的权利,相应地,审查批捕人员也就无法履行其听取意见的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的被告人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的权利,在性质上则属于霍菲尔德所说的“权力”,即被告人能够通过自己单方面的行为变更其与辩护人的委托代理关系,辩护人有“责任”承受这一法律关系的变更。[31]

  《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辩护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有学者认为,该法条所规定的辩护律师保密权,在性质上属于霍菲尔德所说的“豁免”,理由是:既然“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60条),法律赋予辩护律师以保密权当然是对其作证义务的“豁免”,由此国家无权强制其作证。[32]该学者的结论是正确的,理由却很成问题。根据其论述,辩护律师保密权最多只是证人作证义务的例外性规定,即“法律规定的例外(exemption)”,而非霍菲尔德所谓的“豁免”(immunity)。对《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理解应结合《律师法》第38条。《律师法》第38条在委托人和律师之间确立了如下请求权—义务关系:对于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不愿泄漏的情况和信息,委托人有权要求律师保密,律师有保密的义务。针对这一法律关系,《刑事诉讼法》第46条在律师和公安司法机关之间确立了豁免—无权力这一法律关系:公安司法机关无权改变委托人和律师之间的上述请求权—义务关系,即公安司法机关无权解除律师对委托人的保密义务。按照这种理解,就执业秘密而言,辩护律师既享有不被公安司法机关强迫作证的豁免权,又承担着保密义务(委托人有要求其保密的请求权)。由此,《刑事诉讼法》第46条所说的辩护律师“有权予以保密”绝不意味着辩护律师有权决定是否保密,只是意味着其有权不被公安司法机关强制作证。

  霍菲尔德的权利理论既适用于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也适用于个人和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德国公法学者耶利内克则专门探讨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耶利内克提出,面对国家,个人被分别置身于四种不同的地位(Status)之上,由此演化出一种义务与三种权利。首先,个人面对国家处于被动地位,由此派生出个人“对国家的给付”,比如纳税和服兵役。其次,个人面对国家处在消极地位上,拥有“免于国家支配的自由”,这些自由(比如人身自由、精神自由和经济自由)构成了个人自治的空间,国家不能侵入,除非有正当的理由。再次,个人面对国家处在积极地位上,可以提出“对国家的请求”,要求国家提供利益和帮助。最后,个人对于国家处于能动地位上,由此派生出“为了国家的给付”,即为了国家能够存在下去而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或者担任国家公职。[33]显然,耶利内克所说的“免于国家支配的自由”和“对国家的请求”大致对应着霍菲尔德所说的“自由”和“请求权”。“免于国家支配的自由”更多是一种防御权,所对应的是国家的“消极义务”,意味着排除国家公权力之侵害。[34]而“对国家的请求”更多是一种受益权,所对应的是国家的“积极义务”,意味着国家承担着给付义务,应提供权利实现所需要的物质、程序或者服务。[35]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取证权在性质上主要是防御权,即“免于国家支配的自由”,要求国家消极不作为,不得阻止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而辩护律师的申请调查取证权是“对国家的请求”,属于受益权,要求国家积极作为,承担给付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对权利的上述看似泾渭分明的分类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权利只属于其中的一种,而不会出现叠加。霍菲尔德曾强调,虽然现实中的各种法律关系都可以在他所提出的权利体系中找到位置,但是,社会生活中所使用的很多法律概念往往因本身包含多种法律关系而具有复合性。[36]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某一权利,事实上可能并非一种权利,而是多种权利之集合。以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取证权为例。该权利不仅意味着辩护律师有自行调查取证的“自由”,任何人(包括国家)都不得阻止其调查取证,还意味着辩护律师享有要求国家保障其调查取证行为的“请求权”,即在他人干预其调查取证时,可以提出“对国家的请求”,要求国家积极作为,承担制止义务。

  三、辩护权利解释中的体系解释

  解释者应推定立法者所立之法是协调之法。在对某法条进行解释时,解释者必须切记:法条的确切涵义往往是由与之相关的其他法条所决定;任一法条的解释都必须考虑到该法条与其他法条之间的协调;将看起来存在矛盾的法条解释得圆融自洽是法律解释的基本要求。体系解释本是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之一,遗憾的是,整体来说,刑事诉讼法学界长期以来的对策研究取向(侧重于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立法,制定和完善我国法律),使得立足于我国已有规范(这些规范往往被认为“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全面修改”)的体系解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往往不经全面深入之解释,即遽然得出已有法律存在问题的结论。笔者认为,与其牵强地寻找法条之问题,进而要求修法,不如尽量通过体系解释达到解释者所希望实现的“良法美治”。

  本部分拟以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为例,说明法条解释如何做到法规范的协调一致。之所以以此为例,是因为对于《刑事诉讼法》第41条是否在侦查阶段即赋予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这一问题,学界和实务界争议甚大,而无论是持肯定意见者还是持否定意见者,在体系解释上都做得很不够。

  持否定意见者的主要理由包括:①该法条并没有明确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即享有调查取证权,法无明文规定则不享有。②该法条规定辩护律师申请调查取证的对象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不包括公安机关,由于人民检察院对应着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法院对应着审判阶段,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阶段只能是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40条规定了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的辩护律师的职业活动,其中并不包括调查取证权。[37]

  笔者认为,持否定意见者的三条理由都站不住脚。①看似没有“明确规定”的权利经由解释完全可能被理解成已有“明确规定”。不经全面解释即说“法无明文规定”是思维上的偷懒行为。另外,对于公民权利而言,“法无明文规定则不享有”的说法本身也是有问题的。②人民检察院职能甚多,不仅包括审查起诉,还包括批捕(属于侦查阶段)和对自侦案件的侦查,不能僵化地认为人民检察院对应的只能是审查起诉阶段。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40条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没有调查取证权。首先,《刑事诉讼法》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很多权利,如申请侦查人员回避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31条)、侦查终结前提出意见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159条)、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情况的知情权(《刑事诉讼法》第160条),等等,也都不在该法条所规定的保障范围之内,但不能因此说侦查机关不需要保障这些权利。该法条的罗列只是提示和强调侦查机关要特别注意保障辩护律师的这些权利,并不是说除此之外的辩护律师权利不应被保障。其次,同样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其第55条第2款规定,“对辩护律师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进行核实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有关证据应当附卷”。该规定非常清楚地表明: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即享有调查取证权;对辩护律师侦查阶段通过行使调查取证权而收集到的上述三类证据,公安机关有核实、附卷的义务。

  《刑事诉讼法》的不少法条都以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具有调查取证权为前提和基础,将第41条解释成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具有调查取证权有助于法条之间的协调。①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侦查阶段接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就已经可以被称为“辩护人”“辩护律师”。由此,《刑事诉讼法》第41条所规定的“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应当包括其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②《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侦查阶段的辩护律师当然有提出有利于嫌疑人材料的责任,相应地,当然应享有对这些材料进行调取的权利。③《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提出意见。为了充分行使这些辩护职责,辩护律师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取证。比如,辩护律师代理申诉、控告时,为了向受理申诉、控告的机关证明犯罪嫌疑人的某项权利受到了侵犯,需要为此进行调查取证,并将取得的证据提交给该受理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辩护律师则需要提交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没有社会危险性,从而不需要继续关押。④《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如果辩护律师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后才有调查取证权,则其收集的这三类证据只需要及时告知人民检察院即可,而根本无须及时告知公安机关。⑤《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就侦查阶段而言,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调取和提交相关证据,往往是侦查机关发现非法取证情形的重要信息来源。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第159条,辩护律师有权在侦查阶段就应否逮捕犯罪嫌疑人、应否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提出意见。而为了有效行使其提出意见权,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即应享有调查取证权。

  四、辩护权利解释的场域:原则、法理、实践

  为了将法条解释得公正合理,解释者不仅需要全面细致地研读法条,探究法条所适用文字的可能含义,还要将对法条的解释置于法律原则、法学理论、后果考量、司法实践所形成的场域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法条所进行的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只是法教义学的基本作业。在解释中考虑法律原则和法学理论,能为法教义学研究奠定更扎实的根基。而考量当前之司法实践,预测解释之可能后果,则会使法教义学研究具有社科法学之色彩,从而使研究之成果更能回应社会之需求。

  (一)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明定原则、推导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明定原则是法律(包括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所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比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即是包括“被追诉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第11条)、“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第12条)在内的多项基本原则。推导原则是指可以从具体法条推导出来的基本原则。这类原则并无法律明文规定,而是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38]公理性原则是指因反映了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公理和共识,而无须由法律特别规定的原则。[39]

  作为指定方向、但保留余地的“最优化规定”, [40]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无法提供具体的可以直接适用于司法实践的规则,但却对解释法条、适用法条提供了可能的方向。[41]比如,被欧洲人权法院称为“公正审判的固有原则”的武器平等原则,本身并不提供具体的权利,但却能确保各项权利得到公平地适用,以使控辩双方程序平等。[42]

  以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为例。笔者认为,将《刑事诉讼法》第41条解释成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具有调查取证权,符合诸多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要求。首先,从被追诉方的角度来看,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是对本方的“攻击”,本方应有权进行“防御”。[43]也就是说,基于武器平等原则和辩护原则,在侦查机关可以调查取证的情况下,被追诉方也应有权调查取证。

  其次,在侦查机关可以调查取证的情况下,禁止辩护律师调查取证会使人们对侦查机关单方面的取证行为以及因此取得的证据产生怀疑,进而对整个刑事司法程序在查明真相方面的可信赖性产生怀疑。相反,在侦查阶段即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则有助于提升整个刑事程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程序公正原则)。最后,在侦查阶段即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有利于“查明实体法事实真相”。[44]虽然侦查人员被要求客观行事,全面收集不利于嫌疑人的证据和有利于嫌疑人的证据,但是,由于尽快破案的压力,由于投入到具体个案的人手、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也由于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一旦侦查人员确信某嫌疑人为罪犯,他们往往竭力获取不利于该嫌疑人的证据,而不去收集有利于嫌疑人的证据。[45]如果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后辩护律师才可以调查取证,那些没有被侦查机关收集的有利于嫌疑人的物证可能已经堙灭、毁损,那些没有被侦查机关调查的有利于嫌疑人的证人可能已经死亡、失踪,由此,取证的最佳时机可能已被贻误。

  (二)基本理论

  这里仅以被追诉人与辩护律师的关系为例,讨论基本理论对辩护权利解释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坚持“独立辩护人理论”,认为律师有独立辩护权,其辩护权来自法律的授权(亦即与委托人的委托行为无关),其辩护行为(包括辩护意见和辩护策略)不受委托人意志的限制。近年来,开始有学者质疑这种观点。[46]

  笔者认为,辩护权的主体只能是被追诉人,辩护律师只是协助者,不应具有独立于被追诉人的辩护权。理由之一是,最终承受案件结果的是被追诉人,而非辩护律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Farettav.California案中指出,“辩护的权利是直接给予被追诉者的,因为承受辩护失败后果的是他本人”;“助手,无论如何专业,仍然只是助手”;“第六修正案的文字和精神都认为,跟其他被宪法修正案所保障的辩护手段一样,辩护律师应当是对心甘情愿的被告人的协助,而不是在不情愿的被告人与其自行辩护权之间强行安插的政府机构”;否则,“辩护律师将不再是提供帮助的人,而变成了主人”。[47]理由之二是,被追诉人的权利在自由社会中具有保护个体尊严的功能,律师的工作不是取代被追诉人,而是协助被追诉人实施个人自治权,保护和培养被追诉人的自主权,维护被追诉人的尊严。[48]

  既然辩护权的主体是被追诉人,辩护律师只是协助者,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辩护律师的权利,如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申请会见权,除非另有规定,被追诉人应同样享有。[49]很难想象,作为协助者的辩护律师有权会见被追诉人,有权阅卷,有权调查取证,被追诉人本人却无权要求会见其聘请的协助者,无权阅卷,无权调查取证。

  (三)司法实践

  法条解释不是玄学冥想,其落脚点是司法适用。因此,解释者在解释法条时必须考察当前的司法实践,考量各种解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发现”最为公正的解释。

  1.调查取证权

  就《刑事诉讼法》第41条的解释而言,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有无调查取证权?被追诉人有无调查取证权?

  对第一个问题持否定意见者认为,侦查阶段即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会削弱侦查机关的职能,妨碍侦查活动的开展,增大侦查机关侦查破案、调查取证的难度。其理由是:辩护律师先于侦查机关获得不利于嫌疑人的证据后,不会将之提供给侦查机关,这显然不利于侦查机关查明案情;辩护律师还可能通过调查取证行为,获知侦查机关的侦查方向和范围,从而形成“调查反侦查”的后果。[50]

  上述担心大可不必。首先,隐匿罪证不仅违反《刑事诉讼法》第42条,[51]还是《刑法》第306条[52]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辩护律师为了给他人脱罪而隐匿罪证的情形就算存在,也只能是极为少见。其次,如果辩护律师确有帮助嫌疑人隐匿罪证之心,则无论其是否享有调查取证权,都不影响其实施隐匿罪证之行为。再次,由于侦查行为具有秘密性,辩护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行为获知侦查方向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获知了侦查方向,受执业行为规范和《刑事诉讼法》第42条、《刑法》第306条约束的辩护律师,也往往不会妨碍侦查的进行。

  至于被追诉人的调查取证权,其存在更有必要。很难想象,被指控有罪的人竟然无权调查取证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就司法实践来看,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未被关押的被追诉人都既可以自行调查取证,也可以委托律师调查取证,或者申请办案机关收集、调取证据。

  至于那些已被关押的被追诉人,其并非没有调查取证权,只是因人身自由被限制不便亲自取证。他们仍然可以委托律师取证,或者申请办案机关收集、调取证据。

  2.被追诉人的会见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被追诉人享有会见权。实践中在押的被追诉人无权让看守所通知律师前来会见,只能苦等律师行使会见权,这给被追诉人有效地准备辩护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考虑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被追诉人享有受律师协助的权利,而被追诉人行使该权利的前提就是能见到辩护律师,考虑到作为被委托人的辩护律师都有权要求会见作为委托人的被追诉人,被追诉人的会见权不仅是第32条的应有之义,还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不可否认,承认被追诉人的会见权可能会给看守工作带来不便,但是,仅仅因为监所管理的便利即剥夺当事人的会见权并没有正当性。对该权利的限制只能依法进行(法律保留原则),必须有正当理由,必须符合比例原则。

  3.被追诉人的阅卷权

  庭前看不到案卷的被追诉人只能在庭审中通过控方摘要式出示的部分案卷材料了解控方的指控与证据。法庭上的匆匆翻阅和仓促应对,绝对算不上是充分的、富有意义的辩护准备,更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即使被追诉人聘请了辩护律师(我国70%以上的被追诉人没有辩护律师),被追诉人与辩护律师的实质性交流也会因被追诉人不能查阅辩护律师所复制的案卷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然,考虑到其他需要保护的利益,立法者可以对被追诉人的阅卷权予以适当地限制。首先,考虑到原始案卷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而被追诉人与案件利害关系甚大,容许其查阅,难保其不会篡改或者毁灭罪证,故而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不允许被追诉人查阅原始案卷:被追诉人已聘请律师的,由律师代其阅卷,只是律师复印的案卷应交付其阅读;被追诉人没有聘请律师的,办案机关应向其送交案卷的复印件(而非原件)。[53]其次,为了防止被追诉人骚扰证人、妨碍侦查,被追诉人的阅卷范围也可以受到合理限制。[54]

  五、结语

  虽然已有两次大规模的修改,我国《刑事诉讼法》无论是在立法理念还是在立法技术方面都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当然可以考虑通过修法来完善法律。不过,将看起来不公正的法律解释得非常公正,也是完善法律的重要途径。另外,无论立法是否完善,对法条的解释都是必要的。毕竟,法条是要在实践中适用的,而不经解释,法律很难适用。

  就辩护权利而言,当前关于辩护权利的不少争议都可以通过对法条的解释予以解决,而不是必须通过修法解决。在对辩护权利进行解释时,解释者不仅要注意辩护权利规范与刑诉法中的国家职权行为规范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还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辩护权利在解释上的不同之处。为了将法规范解释得协调、公正,解释者还要注重体系解释,并将对法条的解释置于法律原则、法学理论、后果考量、司法实践所形成的场域之中。

  鉴于当前对辩护权利解释原理的研究尚不多见,很多带有整体性的问题都有待澄清,本文涉及的问题较多,研究的内容也具有纲领性,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也就只能留待以后了。同时,希望本文能使更多学者投入到辩护权利解释这一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中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