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是什么

2018-07-06 17:24: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实习生属于非正式员工,用人单位同样支付相应的工资。同时,实习生的工资达到了纳税标准,那么也是税收的。究竟实习生工资扣税多少钱呢?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是什么

  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实习工资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照《税法》第四条和第六条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实习生工资税的计算:

  新个税法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制,具体如下

  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起征点是3500,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缴税.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3500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二、实习生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实际收入-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对于实习生的工资报酬同样是属于法律规定的纳税范围,只要达到了纳税标准,那么就需要交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你对这方面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进行咨询了解,我们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