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劳动法辞职规定之自动离职的补偿

2018-06-11 09:03: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我们都知道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用人单位无故辞退职工是违法的,除非满足一定的条件,用人单位才可以辞退职工。相对的,如果员工无故自动离职也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一般来说,员工自动离职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员工补偿金的。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在哪些情况下自动离职也可以索取补偿。

  【解答】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拖欠社保、强迫劳动等违法行为,员工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但是,如果员工离职的时候没有说明理由,就属于擅自离职或者自动离职,无权要求经济补偿金。即便事后在仲裁和法院提供了单位违法的证据,亦无济于事。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员工主动向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根据相

  关规定,员工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试

  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如果公司对员工存在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

  等情况,员工可以随时向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1、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第二款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辞退是用人单位主动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关系的行为。分为“过失性辞退”和“无过失辞退”。“过失性辞退”主要是公司认为员工能力不足,是对劳动者能力的否定,此时公司需要出示证据证明员工的过失。如果证明是员工的问题,公司则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无过失辞退”是指公司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或是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后,可以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方式或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来实施辞退。辞退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重要形式了。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离职有点儿不辞而别的意思。现在在许多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规定,如果员工在没有请假或说明的情况下连续三个工作日不到岗,算作自动离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