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

2018-04-18 15:52: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一、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较晚,仍然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因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并不完善。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弱势有效的市场,金融制度与市场机构并不完善,资本市场交易中交易成本高,并且存在较大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违约风险的存在,资本市场对信用担保需求旺盛,市场交易主体希望通过信用担保机构降低风险,因而中国的信用担保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信用担保行业也存在一定问题,可以说是前景与隐患并存,当前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担保机构与业务多样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信用担保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信用担保的市场需求、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担保机构的资本来源逐渐拓宽,社会资本得以进入担保行业。根据对担保机构资本来源的调查,社会资本的比重由2002年的25%上升到2004年的50%,短短3年间,社会资本就在信用担保机构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独资企业、联营企业到基金,资本来源的多样化带来的是担保机构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主要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事业法人、担保基金、互助基金。担保机构的营业目的也多种多样: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和机构互助性的。担保机构形式的多样化与担保机构经营目的的不同使不同担保机构的经营业务产生差距。根据其资本规模与自身经营的特点,担保业务也呈现出层次差异:从辐射全国到服务地方区域性,从全面综合经营各类业务到专门经营特定业务。担保业务同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担保机构组织形式与担保业务的多元化推动了担保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担保机构数量急速增长,2001年580多家、2002年800多家、2003年1000多家、2004年3700多家、2009年5547家,担保机构不仅数量巨大,增长速度同样令人瞩目,年平均增长达到130%。

  2、担保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担保能力提高

  随着担保行业多元化的发展、担保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各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担保机构对于风险防范与控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加强,通过事前的信用状况评级、风险保证、反担保等措施防范风险,事中的监测预警控制风险,事后的债权追偿等形式降低风险损失。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防范控制担保机构风险,规避担保风险损失。与此同时,资本来源多样化使担保机构担保资金充足,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提高,担保责任总额与担保资金的比例已由2001年的1:1达到2005年的l:1.85。

  3、担保业务品种多样化

  随着担保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担保业务品种也呈现多样化,但在担保业务品种多样化中,融资信用担保仍然是担保机构的主要业务品种,同时主流的担保业务品种经营开展的目的是满足国家政策发展的需求,如为促进房地产业市场化的房地产建设贷款担保,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扩大规模贷款担保。随着担保市场的发展,市场需求日趋多元化,担保市场需求主体由企业扩大到个人,为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担保企业逐渐推出了各种担保业务品种,满足不同层次的担保需求,如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房屋贷款担保;促进商业贸易发展的商品交易履约担保、商业票据担保、中介交易担保、海关担保;适应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商交易担保。

  4、专业的商业担保公司发展较快

  专业的商业担保公司主要是指由企业法人或自然人出资成立的,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公司,它们面向社会提供担保服务。这类公司又可以分为国有控股公司和纯民营的担保公司两种。

  目前我国担保行业的经营组织主要有专业的商业担保公司、以政策为导向的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互助类的担保公司等三类,其组织性质和经营目的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数量上看,前面的两种占主要优势。由地方财政或联合部分国有企业出资成立的担保组织具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色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性亏损,个别组织的经营甚至难以为继;各地中小企业担保合作协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由于其运作资金来源少,担保业务量有限,加上运作经验不足,个别组织内部人控制现象较突出;纯商业性的担保公司在运作中也有好有坏,不尽理想。

  二、我国担保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一体化联盟形式是未来担保企业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担保行业规模的壮大,未来我国的担保机构将呈现一体化的联盟形式。一体化联盟囊括了担保业务的上中下游企业,以担保机构为主体,以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拍卖行等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与信息共享平台与联盟信用体系,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在一体化联盟中,通过信用审查的中小企业将享受到更为简便的贷款审批程序,降低审批时间与交易成本,并且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机会。

  2、未来发展机遇集中在存量房地产证券化和担保房地产债券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正是美国房地产业的次贷危机,因而房地产证券化和担保房地产债券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质疑——两种业务品种是否存在设计缺陷而导致危机的发生。事实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房地产增长过快导致的金融泡沫与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执行中的道德风险共同导致的。房地产证券化与担保房地产债券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担保企业来说,应该抓住资产证券化的机遇,通过存量房地产证券化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源。对于担保机构来说,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大量存在,金融机构在不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担保业务产品的安全性。金融机构为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强调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希望通过专业的管理为金融市场交易主体降低或转移风险。担保机构在风险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自身优势为债券提供信用补充和信用增强,降低债券违约风险,从而降低债券发行的交易成本。

  3、电子商务交易的履约担保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新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量正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2009年交易量为2500多亿,电子商务网站1.56万家。到2011年,全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更是达到5万多亿。但是,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缺陷与问题。物流能力、网络支付安全、交易诚信问题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毒瘤。其中,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缺乏信任无形中增加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成本的增加减少了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商务的优势,成为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担保机构可以在电子商务业务中为交易双方提供信用担保,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这对于担保机构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担保机构以第三方中介的身份对交易双方的资金进行托管,形成对交易双方的承诺与制约,双方在交易中获得信用保障。担保机构通过运作托管的资金获取收益,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我国的担保行业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差不多2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过去的2012年,曾经发展迅猛的担保业也经历了诸多成长的烦恼,风险事件频发、业务总体规模萎缩、担保公司数量减少。但在今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支持,整个行业面临的金融形势改善,我国担保业又将迎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