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洋污染损害的可包括海水淡化、制盐业、海洋生物和水产资源开发、游览、海上交通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其中受污染危害最甚的是水产业和旅游业。污染对海洋生物和水产资源的影响主要是:严重的污染事故在短期内可使大批生物死亡;污染能干扰、破坏海洋生物之间的信息联系(特别是化学信息),从而有可能改变鱼、虾的洄游方向和路线;污染可能增加生物(尤其是养殖生物)的发病率;卵和幼体比成体更容易受到污染伤害,由此还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影响动物正常索食、代谢机能,降低生长速度,从而降低生存的竞争能力,影响生存;改变生境条件,如生化需氧量增加,固(附)着基质的变化,使一些生物(如底栖生物)无法生存;少数种类生物的暴发性繁殖,将使生态平衡失调,如赤潮的发生等等。
沿海国家,近岸水域污染一般比较严重。据1979年调查,中国沿海地区每年向海里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64亿吨,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13万吨,重金属5万多吨,有机物(COD)694万吨。此外,沿海各县每年施用农药17.9万吨,化肥 268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随地表水流失入海。在陆源污染物比较集中的海区,如天津近海、大连湾、锦州湾、胶州湾、湛江港等海区的海洋生态、渔业和沿海人民生活已受到损害。
海洋污染具有全球性,其影响也往往波及全球环境。比如油膜大面积地覆盖海洋表面,阻碍了正常的海-气交换,有可能影响全球或局部地区的气候。
已有916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