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责任怎么分级赔偿

2017-09-21 11: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医疗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医疗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由于医疗机构在治疗的时候出现失误或者过失,就会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要根据自己在事故中所占的责任比例来承担赔偿责任,医疗纠纷责任一共划分为四种,不同程度的医疗责任意味着医疗机构所要支付的赔偿金额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小编就为您介绍医疗纠纷责任分级赔偿是怎样的。

  一、责任认定:

  对于责任程度的判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做出了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显然,通过责任程度的判定,分清疾病参与度和过失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为医患双方协商、行政部门处理或法院判决提供了处理的依据,充分体现了不违法不承担责任,有多大责任承担多大责任份额的原则。

  二、赔偿责任承担方式:

  (1)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医疗事故补偿费,由医疗单位支付给病员或其家属。病员及其家属所在单位不得给予了医疗事故补偿费而削减病员或其家属依法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补贴。

  (3)病员由于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支付。

  我们注意到,原来旧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起草者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赔偿责任”一词,避开“赔偿责任”这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具有明确法律意义的术语,而使用“医疗事故补偿费”这一概念。至于补偿费的范围,则无明确规定;则补偿费标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自为阵另搞一套。(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笔者认为,这种规定无论是对于医疗事之处理,还是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之保护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利于国家法制之严肃性和统一性(民事通则)。由于赔偿范围不清,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由于各地赔偿标准不统一,将会出现同样情节之案件在不同的管辖区进行审理各有不同的判决后果。

  基于上述理由,新的条例立法委员们认为人民法院审理医疗事故案件不应拘泥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条所规定的补偿标准,而应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的原则规定,参照某些特别侵权行为立法(如产品质量法、国家赔偿法)有关人身员损害与死亡赔偿的规定,决定赔偿责任。对此,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本着公平原则,在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根据医疗纠纷责任分级赔偿。医疗纠纷的责任分为四种,根据医疗事故与医疗过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疗纠纷的处理顺序是先确定医疗责任,然后根据医疗责任的分级,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医疗赔偿的金额。当事人在主张医疗赔偿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后期的治疗以及营养费,安装假肢还要考虑假肢的使用周期等等。

医疗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28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医疗事故律师团,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