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外商直接投资:隐忧和转变

2019-01-09 15: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外商投资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外商投资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据外经贸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FDI)的增速超过18%,7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更是达到41.78%。照此增势,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是没有问题的。而这对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美元以下且长达6年之久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新高

  据外经贸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FDI)的增速超过18%,7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更是达到41.78%。照此增势,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是没有问题的。而这对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美元以下且长达6年之久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新高。

  中国的引资状况及其潜在风险

  外商直接投资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中国大规模利用外资是从20年前开始的。截至2002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408500个,合同外资金额7996.4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47.65亿美元,是自1993年起,连续9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约占中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10。

  应当说,利用外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在: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国家税收和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特别是外资流入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我国贸易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人民币汇率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企业以后融入国际社会做了演习性的准备。而外资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改革和机制转换。

  但是,这是不是说外资就越多越好呢?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市场和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与直接开放资本市场相比,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被称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大经验。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国际投机资本无法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获得巨额人民币,因此无法通过抛售的办法冲击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中国没有被卷入亚洲金融危机。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就没有风险。如果引进太多,风险照样存在,只不过时间比较长罢了。若说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本,可以在几分钟内引起大崩盘的话,那么,据金融专家的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金融外汇危机,则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环节出在人民币利润的集中汇出,可能引起境内居民和企业挤兑外汇存款,进一步引起黑市上以人民币兑换外汇,并挤兑人民币。

  所谓对外商开放国内市场,是允许其内销产品,而所得人民币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以汇回国外。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入世大约5年以后,我国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总规模将会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按照年内销利润的10%,即相当于80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算,就有大约7000亿人民币汇出,可见,到那时,每年汇出的外汇超过了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估计外商直接投资为700亿美元)。[page]

  而更为严重的是,外商每年数千亿的人民币利润,有大约90%并没有汇出,而是作为再投资,重新投入到国内。至于有多少是买了土地厂房,多少是进入股票市场投机,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估计数额会相当大,5年之后这笔钱的总数起码将会达到2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多亿美元,与目前的国家外汇储备大致相等——这就是危机的临界点。如遇突发事件,外商集中兑换,即有可能触发外汇挤兑。

  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利益的冲突,也集中表现在外资企业的利润收入上:外资企业的利润收入产生于中国领土内的产出(中国的GDP)中,却变成了外国人的收入(外国的GNP而非中国的GNP);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往往靠抢走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来获取利润,它常常会在增加中国的总产出(GDP)时减少中国人的总收入(GNP)。即使按目前的统计数字,净外国投资收益已经占中国GDP的2%,这是外国投资会减少中国人收入的一个证明。某些外国直接投资也可能会给中国带来先进技术,加快中国的技术进步。可是即便如此,在跨国公司控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产业也只能被限制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一端,永远不会将中国导向高技术、高收入的富强境地。这样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旦形成,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将完全受外国的指挥中心控制,离开外国人就无法运转,从而丧失任何安全保障。

  此外,我们还不能不看到,中国加入WTO后,外商投资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企业能够上市筹集资金,以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需要和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在融资国际化和证券化背景下,外资更趋向利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股市来投资和发展,而不是自己已有的利润。原因在于竞争趋向激烈的时候,利润更低,投资企业需要社会来共同承担投资的责任和风险。而金融市场趋向开放以后,外资更趋向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实业资本。而服务业的开放及其高额利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引导外资更多趋向投入服务业等新经济。因此,当一旦有风吹草动,外资可以在一夜之间将资本撤出。

  上面所述是从一个相对长的趋势而言的。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已开始凸现。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表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急迫问题还是投资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而投资不足的原因是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不多。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夺走了许多最好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中国企业不敢投资。正因为如此,目前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既不能增加中国的总需求,更不能增加中国的实际资本总量,而只是抢走了中国国内的投资机会,将中国本国的资金挤向海外。自1994年以后,中国就存在着大量的经常账户顺差,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金净流出国。这是外国投资排挤中国资金流向国外的明证。[page]

  另一方面,市场的相对饱和和竞争白热化,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的自动调整,但是,由于同时伴随消费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结构调整缺乏充分的市场需求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企业对外资的需求出现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技术含量高,成本低,还要产品价格低,但外资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市场的结构调整,甚至滞后于国内企业。

  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这些隐忧,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惕。

  引资要有新思路

  但这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我们不需要继续引进外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的成长阶段,正由发展中国家逐渐走向中等富裕的国家,这个发展过程,只要不被外来和内部的因素突然打断,是比较长的,大体在10-15年或更长,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问题的提出,只是想提醒国人应对FDI背后隐藏的风险加以防范和规避,并改变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

  由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兼并和收购已经成为在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在以吸收新设投资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也呈上升趋势。1999年全球FDI总额为8440亿美元,跨国购并为7200多亿美元,占整个FDI总额的85%以上。2000年单项交易值超过10亿美元的国际购并有109起。2001年全球跨国投资逾1万亿美元,其中通过并购实现的比例高于80%。

  反观中国,目前外国对华投资的70%,采用合资合作方式,部分采用独资方式,即所谓俗称的“三资”,通过跨国购并方式进入的外资还很少。在去年实际利用的FDI中,并购投资只占5%-6%。而且,从1995年起,FDI在我国开始进入相对缓慢的增长期。特别是199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2.8%,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究其原因,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重要的还是我们不大适应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形式的变化趋势。

  迄今为止,中国在吸引外商投资中一直强调“生产”型投资,外商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则集中于关联效应较弱的房地产等。至于金融、电信、流通等服务领域,由于发展水平滞后和开放度较低,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规模的提高,成为将来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上档次、上水平的主要障碍。

  所以,今后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心转移,即从以工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和农业为主;二是利用国际通行方式引资,即从目前的“三资”为主转向并购为主。

  但有关专家也提醒,由于目前跨国购并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多半是传统投资方式,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购并要慎重,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走向,研究和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跨国购并政策和相关法规。此外,还需要国内一系列配套改革,如股票市场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相关中介机构的建设,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才能使中国更好地利用外资。[page]

  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在入世后的2~3年内,中国外资规模都将保持在400亿~500亿美元的水平。到2005年前后,一些乐观的经济学家预计,只要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到位、市场准入的扩大、投资环境的改进,外商投资将有显著增长,在未来5~10年的较长时期内,中国年均吸收外资规模,完全可能保持在700亿美元左右。

外商投资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6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外商投资律师团,我在外商投资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