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闻侵犯名誉权要怎么追究

2018-07-19 14: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名誉权是我们每个人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利。侵犯名誉权就是对他人人格权的侵犯,对于被侵权的人来说一定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让侵权人承担责任、接受处罚。那么新闻侵犯名誉权要怎么追究?下面找法网小为您详细介绍。

  新闻侵犯名誉权要怎么追究?关于这一问题,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一个案例供您参考,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一、案情

  原告张某系某县乡村医生。2011年2月27日,案外人冯某在原告处就诊后,服用了原告开出的中药,后冯某于2011年3月初死亡。被告某电视台依据群众举报,经采访案外人冯某家属及群众后,制作了《夺命的“祖传秘方”》的电视节目并公开播出,并认为冯某系因为服用了原告张某的中药致死。原告张某认为被告的报道严重失实,侵犯了其名誉权,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5万元,并在侵犯原告名誉权相同的时间点公开向原告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二、审判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没有相关部门认定结论以及司法鉴定结论支撑下,即在新闻报道中作出案外人的死亡与原告的诊疗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告对所涉当事人的姓名没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原告的住所及执业证件予以曝光。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被告负有过错责任。原告要求被告在侵权行为同等范围内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但原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过高,无事实和法律依据,酌情予以调整。一审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在播出相同新闻节目时间段内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未上诉。

  三、评析

  本案涉及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侵犯他人名誉权的问题。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否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出判断:

  1、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事实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报道事实,若新闻报道有违客观事实,则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其中,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擅自所作的认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客观事实,是指哪些已经发生或者确定将来发生的事实;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必然原因或者确定结果。

  一般而言,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判断标准方能作出认定。当然,任何人均可能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内心确认,但内心确认没有外化以及公开表示前,不会构成侵犯他人名誉的事实。就本案而言,案外人冯某服用原告开出的中药以及冯某死亡均属事实,但冯某服用原告开出的中药与冯某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没有专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认定的情况下,任何个人或单位均不能擅自作出认定。被告作为电视台,其自然没有认定客观事实之间是否具备因果关系的相应资质,其在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认定亦未依法定的程序和判断标准,纯属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见。

  当新闻工作者将其对客观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主观认定意见在新闻中公开报道时,系个人内心确认的外化及公开表示。据此可以认定,在没有法定机构依据法定程序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认定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对客观事实擅自作出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属于“捏造事实”的范畴。因此,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当援引权威性的认定。

  2、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名誉权后果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后果是特定他人的名誉在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中遭到否定性社会评价。所谓特定他人,是指通过观看新闻报道,一般受众均能认识的确定的主体;所谓不特定公众,是指任何收看新闻报道的主体;所谓否定性评价,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他人的人格尊严所作的消极、贬损性的评价。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客观报道对广大受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价值取向,而非对特定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或社会声誉予以评判。涉及人格尊严的报道中应当进行技术处理,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报道中披露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引起不特定受众对特定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否定性评价,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因此,涉及当事人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的报道中,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应当对所涉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予以技术处理,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肖像、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证件号码等。通过技术性处理,以避免不特定的受众产生针对特定当事人产生社会评价。本案中,被告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曝光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以及执业证书等相关资料,足以让不特定的受众对新闻报道中当事人人格和名誉产生否定性的社会评价。因此,在涉及当事人人格尊严的报道中,新闻媒体应当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作必要的技术性处理。

  上文就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侵犯名誉权要怎么追究综的相关知识,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缺乏法律依据,对特定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未作任何技术处理时即公开报道,符合我国法律关于侵犯人格权的法律规定,属于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的情形,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新闻媒体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971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