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推出网络QQ圈 你还有个人空间吗?

2012-12-27 02: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电子商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电子商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聊天室交友、论坛较劲、微博吐槽……玩儿的就是“没熟人知道”,这样才能感觉到“有空间”。可是各种圈子一搅和,兴许就被老婆、老板、老朋友加了好友或者默默关注,想发条微博还得打个草稿。

  QQ圈子引争议

  “自己多年避而不见的老同学发来申请,要加QQ好友,加了闹心,不加烦心”“现任女友不知道怎么就找到了前女友的QQ号,两人就此展开网络大战”“一个陌生人突然叫出了我的名字”……近日,随着腾讯QQ圈子的推出,微博上各种各样的段子开始流传,折射出的是网友的不满甚至恐慌。

  QQ圈子是腾讯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号称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社交人脉。其内部测试版在3月20日推出后,第一批60万的试用名额很快都被抢走。递交申请后,QQ2012版本中会出现一个“圈子”的功能,点开之后,用户会发现自己出现在诸如“推特好友”“高中同学”“同事”等圈子中,而这些圈子里,可能出现自己好久不联系的人。

  在部分用户大呼方便的同时,另一部分用户却陷入了恐慌,争先恐后地卸载QQ圈子。对于这些用户而言,不想随便被人加好友只是表面现象,他们怀疑QQ圈子能如此精准地推荐好友,是靠读取用户的聊天记录实现的。

  在网友越来越在意个人隐私的今天,此质疑若成真,无疑宣判了QQ圈子的死刑。

  【解密QQ圈子】

  功能是通过“分组”和“备注名”实现的

  网络的后台服务器,可以记录用户上网的任何痕迹,而且所有这些对于后台人员来说都是公开的,如今的互联网业内人士,已经不忌讳谈论这些问题。实际上随着“民间”计算机高手越来越多,这一点也掩饰不住了。所以,QQ的聊天记录是可以读取的,这点毫无疑问。

  面对质疑,开发QQ圈子的腾讯工程师几乎在第一时间,在网上贴出了圈子的设计原理。曾经,为了实现圈子的功能,他们尝试过很多复杂的数学算法,但是最终他们发现,所有这些算法都比不上QQ本身所具有的“分组”和“备注名”功能。举例说,如果A和他的大多数高中同学都在彼此的“同学”QQ分组下,那他们就会出现在QQ圈子的“同学”中;同时,B可能不是A的好友,但如果他们拥有共同的同学C,那么B也会出现在A的好友分组中,这就提供了一次人际拓展的机会。

  用户在圈子中显示的名称,则来源于好友给他的备注名——只有圈子中半数以上的成员给该用户用了严格相同的备注名,这一备注名才会作为正式名称显示在圈子中——这也是QQ圈子用户发现自己真实姓名出现在圈子中的原因。对于“圈子里为什么会发现已经删除多年的初中同学”,腾讯官方的回答是,那是因为 QQ好友中还有很多同学与该同学是QQ好友,而并非读取了QQ历史信息。

  【趋势】

  从主动去圈到“被圈”

  虽然QQ圈子并未读取用户的聊天记录,但很多用户还是很不爽——圈子中,用户被“标注”的姓名、公开的资料和空间被公布给了圈子内所有的人,但也许,他们只想把这些信息公开给有限的几个人。

  网络上的圈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兴趣爱好”,如豆瓣上的兴趣小组等,另一类则是基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QQ圈子属于后一类。

  这类圈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就已经兴起的校友录,只不过那时用户需要主动申请加入已经建好的圈子,得到管理员批准后才能进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圈”或强行推荐。

  网站“圈人”,基本都是基于“六度空间”理论,即无论你想认识谁,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实现,但是具体的实现手段不同,如微博是通过推荐好友共同关注的人实现的,鼓励实名注册的人人网是通过姓名和共同的学校、单位、出生地等地域性较强的信息实现的。

  从主动圈人到“被圈”,网友一方面收获着寻找到老朋友的喜悦,同时又不得不应付那些本不想见的人,而且越圈越精准的趋势也让网友很郁闷,在他们看来,网络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匿名性,圈子的流行让网友们发现自己现实中的身份随时有被曝光的危险,自然会“不爽”。

  “想玩儿个消失都如此困难。”面对各种圈子的魔力,有网友如此感慨。

  【分析】

  建圈子拓人脉是谁的需要

  说到建立QQ圈子的初衷,腾讯圈子的工程师说是希望“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言下之意,QQ圈子是站在用户的立场着想的,此款应用,是腾讯推出的一款增值服务。

  这类言论并不陌生。现在的各种网站,无论推出何种圈子,或者带有圈子性质的“群”,不管是基于人际、地域还是兴趣爱好,都将“方便用户”作为推广的理由,但是很多时候,普通用户对于此类圈子并没有太强烈的需求,就如这QQ圈子,更多网友的感受是“恐惧”。

  如今在网络上,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方式圈住、锁定,然后就发生了以下事情——推销员打来电话,叫着自己在某网站注册时使用的假名字;在某个以减肥为主题的论坛混过两天后,意外地发现站内的信箱中全部是和减肥相关的商品广告;某一天收到了莫名其妙的好友邀请,只因为对方通过朋友的朋友发现自己对他有所帮助……网友的这些抱怨,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当这些事情汇聚在一起时,就不难发现,谁更需要这样的圈子。

  【微评论】

  网络整合力

  危及网友隐私

  周杰伦有首歌叫《我的地盘》,其中被传唱最多的,莫过于“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甚至有人从中演化出了“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类话。然而,网络无穷大,却没有真正属于普通网民的地盘——即使加密后,他们写在网上的日记、博客还是有可能被网络服务提供商解读——尽管网络服务商这么做是违背法律和职业道德的。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真正属于网民的,除了发布在网上的各种信息,还有他们的个人信息,当这些被整合在一起时,甚至能拼出网友模糊的轮廓,如果这些信息被以各种理由公开甚至贩卖出去,那么,在网络越来越强大的整合能力下,网友的隐私堪忧。

  聊天室交友、论坛较劲、微博吐槽……玩儿的就是“没熟人知道”,这样才能感觉到“有空间”。可是各种圈子一搅和,兴许就被老婆、老板、老朋友加了好友或者默默关注,想发条微博还得打个草稿。虽然“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来都是一种假象,“慎独”也是一种极好的修养,然而,还是有网友愿意在自以为私密空间里,说些平日不说的心里话,“技术哥”们,就成全了他们吧。

电子商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02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电子商务法律师团,我在电子商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