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这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实名制

2012-12-27 02: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电子商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电子商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国的“域名实名制”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当时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人的名称要与印章、有关证明文件一致,申请人应当保证其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今天是北京微博用户实名认证的最后期限,从此,互联网实名制的大家族多了一员。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为实施网络实名制大声疾呼。互联网实名制的大势正在加速形成。

  温故方能知新。在此,我们不妨回头看看这些年互联网领域的那些实名制,看看它们在推行过程及最终结果方面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以便让接下来的实名制有“名”且更有“实”。

  看政策:政策很给力 推进有点难

  这几年,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一些细分领域,政府主管部门纷纷颁布了一些指导性的政策,这些政策有的仍在继续实行,有的却已淹没在尘埃之中。细看下来,这些政策大都是以《意见》或《管理办法》等形式存在,而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此外,这些政策都“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并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名制体系。从影响效果来看,这些政策大致可分为三类:

  继续推进类

  这类政策在制定出来后能够有效地落实下去,并且得到了大多数网民的认可和支持,比较典型的有“域名实名制”和“网店实名制”。

  我国的“域名实名制”最早可追溯到1997 年。当时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人的名称要与印章、有关证明文件一致,申请人应当保证其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2004年制定实施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域名注册申请者应当提交真实、准确、完整的域名注册信息”。由于“域名实名制”申请流程的规范和较大的推行力度,再加上以CNNIC为代表的域名申请机构的支持,目前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对于“网店实名制”,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先后发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前者提出,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后者则要求利用网络平台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人进行实名注册,具备条件时对网络销售个人逐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这些规定出台后,相关机构还对网络经营主体开展了全面普查,核查网店卖家的真实身份。“现在,卖家在注册时需要提供本人手举身份证的一张照片以进行身份验证。”淘宝卖家kaolazhu告诉记者。

  下有对策类

  这类的典型,非“网游实名制”莫属。

  2010年6月22日,文化部颁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几乎用重复的文字强调“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当年7月6日,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推广管理、制止低俗营销行为的函,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结合《办法》贯彻实施。但是,政策一出,许多用户立刻找到实名注册的对策,比如通过借用或者盗用他人的身份资料、借助身份证号生成器之类的软件等,“网游实名制”就这样被轻松绕过。  形同虚设类

  这类实名制政策在出台后,由于监管不严、网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本形同虚设,比如“高校BBS实名制”、“博客实名制”和“版主实名制”。

  2004年12月28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BBS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2007年8月公布的《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也鼓励博客服务提供者对博客作者实行实名注册,并特别规定实名博客信息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作者真实姓名、有效证件号码(如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驶执照等)、有效联系方式(如电话、邮箱)等。这两个管理措施出台后确实起到了规范作用,但是,不久后网民就能随意注册,这两类“实名制”基本形同虚设。

  早在2006年,“版主实名制”就在天涯等社区和网易等门户网站的论坛实行了。2008年,为响应公安部等13个部委部署的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宁夏、甘肃、吉林、重庆等省区市推行“版主实名制”。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版主实名制”只被部分大网站、大论坛所实行。

  看企业:事出皆有因 结果各不同

  或响应政府要求,或出于自身经营的考虑,一些网站采用了实名制,其结果各自不同。

  从2004年开始,价值中国网站开始实行全站用户实名注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站实名制网站。目前,这家网站仍在坚持做实名的财经博客。

  2005年7月,腾讯根据广东深圳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对“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但因为执行的难度,最后没有了下文。

  国内婚恋网站“百合网”也宣布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全站“实名制”,规定不论新老用户,只有通过实名制认证才能继续使用百合网的婚恋服务,其实名制道路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看地方:欲由点带面 却不了了之

  网络实名制没有上升为全国性的规定,国内只有少数省市尝试这一做法。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实施网络实名的城市。根据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2009年5月1日起,杭州网民发帖、写博客、玩网络游戏都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其初衷是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但是,此条例当年一发布,就遭到了众多网民的质疑,认为此举会收缩公民诉求表达的渠道,而且如何界定“恶意攻击”也是难题。随后,媒体集中报道说杭州“网络实名制遇冷”,这项法规的执行不了了之。  

别让实名制有“名”无“实”

  今天,网络实名制的大家庭将迎来一个新成员。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行贯彻《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座谈会,明确要求各微博网站在3月16日前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逾期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实名的微博将有效减少虚假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为网络信息传播建立一个清澈的环境。但是,这种“实名制”会不会有“名”无“实”?从互联网一些已经实施实名制的领域来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

  花几十元购买一个身份证生成器,在网上购买他人身份证信息,在“高手辈出”的互联网上,这些实名制一出台,网民便搜肠刮肚想出各种“破解”办法;一些网站在相关政策推出后严格注册流程,“风头”过后再放宽限制,甚至利用技术手段“帮助”用户“绕道而行”,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不影响网站短期的点击率,纷纷为用户“出谋划策”;推行过程中不够顺利,没有长效的监管机制,有的“实名制”政策刚出台时志在必得,但时间一长便后继无力甚至不了了之。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从主观上来说,是部分网民、企业对实名制认识不全面而产生抗拒情绪;从客观上来说,则是这些实名制规定本身细节缺失。

  对于网民而言,他们担心在实名的网络环境中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个人的“言论自由”会受到束缚。而且,我们都还记得去年年底,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600万份用户资料曝光、多家网站近5000万名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隐私泄露也是他们踟蹰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部分网民对实名制采取观望甚至抵制态度,导致了网站的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在Web2.0时代,如果网民评论、转发等互动减少,网站的点击率上不去,相应的网站商业价值就会受到影响。

  再看这些网络实名制规定,首先,规范的都是特定领域,并没有形成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统一的、标准性的规定。可以想象,当微博实名了,网民可以转向还未实名的社交网站或是即时通信类应用。其次,尽管有些地方比如杭州,尝试建立区域性的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实名制规范,但是,对于没有地域界线的虚拟网络空间而言,由点及面的监管似乎并不可行。最后,这些规范大都以《办法》或是《意见》等形式存在,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执行起来细节缺失、力度不够在所难免。

  因此,无论对于微博实名制还是今后其他的网络实名制而言,尤其要注重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这需要企业加强自律,也需要监管部门继续重拳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这是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前提和基础。此外,为了给网络实名制创造好的舆论环境,让网民和企业都真正认识到实名制对净化网络环境的意义,在制定实名制规范时充分考虑互联网的特点和实施的细节也很重要。

  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疾呼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可以预见,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网络实名制的相关规定出台。而无论哪种实名制,都需要从过去的网络实名制中吸取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行办法,这样才能避免实名制有“名”无“实”的尴尬局面。

更多精彩请阅读域名法律制度

电子商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31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电子商务法律师团,我在电子商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