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

2018-12-04 1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实践中,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擅自离开现场的很可能构成肇事逃逸,那么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擅自离开现场的很可能构成肇事逃逸,肇事逃逸要负刑事责任。但是法律规定定了一些情形下肇事人离开现场的不构成肇事逃逸。那么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如下四条:

  1、逃逸行为的主体是事故车辆的驾驶人

  在一般情况下,逃逸行为是事故车辆的驾驶人所为。因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是事故当事人,可能承担事故责任,与事故处理具有切身利益关系。只有事故车辆驾驶人才可能实施“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种故意行为

  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是自己驾驶的车辆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是事故车辆驾驶人的法定义务——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可能使现场遭到破坏,而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就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如果驾驶人不知道自己驾驶的车辆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而驾车离开现场,属于无意驶离,不属于肇事逃逸。

  3、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以后,事故车辆的驾驶人逃离现场,脱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有效控制范围,达到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如果驾驶人离开现场,其目的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其他目的,例如执行任务的特殊车辆事故后必须离开现场,履行法定职责;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躲避死者亲属的殴打,驾车离开现场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等等,就不能认定为逃逸。

  只有其离开现场的目的是逃避可能的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责任,即使是其假想的法律责任,也构成“逃避法律追究”。

  4、逃逸的方式是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

  第二天或者几个小时以后再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说明事故情况是投案自首,是逃逸后自首,不能因为自首而否定已经发生的逃逸行为。

  综上所述,满足四个构成要件即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以离开现场的相关内容。综上,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等情况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341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