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

2019-04-22 14: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离婚并不是一件最明智的选择。夫妻双方决定离婚后,怎样解决孩子抚养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确定孩子抚养权后,就需要对户口进行处理,并且如果离婚时,孩子还在哺乳期的,那么,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

  1、相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子女抚养意见》第4条规定,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的,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2、考虑子女意见。由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有了一定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子女抚养意见》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3、绝对优先直接抚养条件,母双方均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父母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未成年人除了归父母一方直接抚养外,也可以考虑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子女抚养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以准许。

 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

  二、向法院起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的程序

  我国法律是允许夫妻双方采用双方协议的分配抚养权的,但是如果双方协议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向法院起诉首先需要写一份起诉状,在起诉状中写明双方的基本情况、案由以及诉讼请求,将起诉状送交法院,要求法院立案。

  这个时候起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包括民事起诉状、案件的证据材料目录以及一定数量的复印件还有原告的身份证件,身份证件用来查验身份,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作为案件材料。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如果选择委托他人代为诉讼,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受托人的相关身份证件。如果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律师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的证明、函件,还要出具律师证。

  原告方的相关信息以及材料已经清楚了,被告的相关信息也需要向法院提交,试想,如果向法院起诉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告信息,法院的起诉状该向谁发出?

  向法院起诉需要缴纳诉讼费,离婚案件诉讼费用在50到300元不等,但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也许会有不同,可以在向法院起诉时向法院了解。

  还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已经年满10岁的,抚养权纠纷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孩子具有选择权;要想赢得案件,就需要在法庭上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给孩子的条件更加优秀,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指出对方在孩子的抚养上的缺点;向哪里起诉?去对方的经常居住地或者是户籍地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立案后,材料都送达了,就需要等待案件开庭。这个时候的案件情况就案件各有异了,在此不多说。向法院起诉最关注的一定就是案件结果,案件没有审理完毕结果也就无法预知,但是法院审判也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做出的,我们可以从法律条文中有所了解。

  三、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归父方的情形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婴儿哺乳期因人而异,由于《子女抚养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哺乳期内的子女”理解为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父母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父方生活。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的生活环境明显对子女抚养不利;母亲工作性质特殊,不便于抚养子女;或者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子女等。

  4、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哺乳期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哺乳期内的孩子一般应由母亲直接抚养,而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5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