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小贷即将成为传统银行竞争制胜高地

2015-06-02 15: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互联网金融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互联网金融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从制约商业银行多年来难以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三大主要障碍入手,探究网络小贷契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解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能性。

  编者按: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主体已形成共识,但小微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仍是两难的现实问题,两者难以耦合的根本原因还是小微企业贷款风控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将对这三个主要问题的解决产生颠覆性影响,为彻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当然,要使之完全成为现实,还需要一定外部条件,加快推进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开发互联网金融平台、研究新环境下的风险管理等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网络小贷的涵义

  无论是在何种经济体制下,融资活动都体现着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不同的经济形态会催生不同的融资模式。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融资活动提供技术可能性,同步创造着数字化的网络融资模式,立足于网络电子中介服务平台的企业与银行或者企业与其他第三方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网络融资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小微企业,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便被形象地描述为网络小贷。实际上网络小贷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设置的小微贷款的整个流程。目前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的市场需求和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成熟为网络小贷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社会上出现的P2P、B2C、C2C、B2B、020、直销银行等典型融资模式都是互联网技术在小贷业务中运用的典型形式。2015年1月18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试营业开启了完全以网络银行为特征网络小贷业务。纵观网络小贷的演变与发展轨迹,饱受社会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肯定论。肯定论认为,由于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功能的正常运转使得互联网金融得到发展空间。从帕累托分布的“需求曲线”理论看,互联网金融正是以其普惠性,积极挖掘“长尾市场”中的小微企业的潜力,并以极强的技术渗透力成为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目前,依托互联网来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无论是采用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成功的网络小贷为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可参考蓝本,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与服务形式形成巨大的挑战,网络小贷添补了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空缺,倒逼商业银行引进网络技术,尽可能地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贵问题。

  否定论。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但互联网本身不具有识别信息真伪能力,各种格式、口径和制式数据信息经过收集整理后并未进入信息筛选和配置环节而是直接进入数据分析阶段,部分数据因为显示性差异并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超速发展,而监管机构立法相对缓慢,监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法律监管缺失,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其服务模式也隐藏着各类潜在的风险。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看,网络小贷风险并不会偏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传统风险范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网络小贷做为一种新的模式和工具的创新存在的问题很多,风险隐患巨大,很难取得小微企业的信任,网络小贷的客户粘稠度与忠诚度并不高,考虑到借贷成本,客户对其并不会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态度。网络小贷只能作为传统银行小微贷款的一种补充手段。从各家银行推出的网络贷款来分析,主要仍依赖于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来管理,是传统银行业务的网络化而已,对商业银行引用互联网技术能根本上解决小微贷款难与贵的问题持怀疑态度。

  条件论。从网络经济发展的脉络看,互联网涉透到金融各个环节已是大势不可逆转,但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才刚刚起步。因为外部条件还不能支撑商业银行完全通过网络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全面管理,只有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小微企业金融消费习惯进一步改善,信贷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商业银行才能通过网络将金融生态边界大大拓宽,将长期徘徊在传统信贷边缘的小微企业融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实现低成本服务覆盖并使服务订单化、信贷规模化,所以大规模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成为现实的必要条件。

  本文从制约商业银行多年来难以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三大主要障碍入手,探究网络小贷契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解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能性。首先,从技术上来讲,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铲除了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主要障碍,而且这一最关键步骤已经得到了历史性突破。其次,完全通过网络小贷解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各方面改革,积极创造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再者,网络小贷尚且存在风险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但互联网金融也提供了新的风险识别方法;同传统商业银行无法逾越支持小微贷款的门槛相比,存在的问题属非本质性,况且随着大数据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技术工具处理。

  小微企业传统融资的障碍

  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而言,除了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的宏观制度保障,其经营发展战略存在专门针对客户配置的营销服务指引,同时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刺激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理论上,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的困局始终未得到解决;究其根源,在现有的经济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信息传递机制缺失,导致小微企业传统融资的经营成本高、风控难度大、管理效率低,而这又与商业银行的根本属性相对立,在互联网技术引入商业银行之前,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直停滞不前。

  经营成本高。根据成本—收益理论,现代商业银行是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标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区域,获利的本质决定其对经营成本的关注度以及信贷活动中的思维、行为和态度。根据美国会计学会所属成本概念与成本解释,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成本就是为获得贷款收益而付出的现在的与预期的代价。小微企业自身固有的缺陷与融资需求特点决定,与大中型企业、消费金融及其他产品的直接成本相比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相对较高。资金成本方面,商业银行为支持小微企业信贷单列资金规模需要承担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资金占有和使用所支付的利息;管理成本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自身运作并不规范,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贷前、贷中、贷后等连续性跟踪调查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风险成本方面,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优秀的管理团队与技术开发力,财务连续性难以保证,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成本远远高于大企业、大项目;执行成本方面,因为小微企业自身资金少负债高,一旦无法归还银行贷款可用于清偿的资产有限,执法力度弱,在问题贷款处置中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执行费用高。据统计,商业银行正常的小微贷款成本约高于公司类贷款成本40%~50%。在信贷资金紧张以及对公业务尚未饱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融资方案,中高端客户往往是商业银行博弈后的优选决策。

  风控难度大。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的风险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个贷及其他产品的风险。由于小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水平相对较差,据调查50%以上的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缺乏足够的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再担保机构并不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在市场不稳定、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因为缺少足够的担保措施,风险管控的难度明显加大。从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来分析,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小微企业的不良率约为大中型企业不良率的二倍以上,有些地方或个别银行这一比例更高。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指标考核过于严格,在小微不良高于大中型企业是个大概率情况下,任何商业银行都不会不顾风险的拓展小微业务。从近年来不断做大的中小银行客户结构来分析,随着其规模的增大,资本金进一步充塞,原有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逐步淡化,超配大中型客户成为其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管理效率低。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管理效率显然比其他贷款种类低。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商业银行通过合理安排内部各项生产要素的比例与数量从而控制整体规模而节约经营成本或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高层人力、物力、财力管理部门不可能随着基层业务员工的扩充而无限制增加,从信贷管理一般规律分析,一个客户经理管理单户11~13个客户较为合理,既能符合管理的要求,也不浪费人力资源,但目前管户客户经理所要维护的客户数量多是超过这个界限,其结果可能会造成管理环节上的真空,管理效率低下,易引发操作风险。相对于各家商业银行现有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而言,其管户已远远超过人均30户,有些支行甚至超过百户,显然,商业银行不可能认同为小微贷款而无限制增加客户经理人数。此外,小微贷款贷后管理、占用计算机等资源、不良管理清收涉及面、小微目标客户的选择如果在技术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不可能成为该行的主流业务。

  虽然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支持小微贷款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一定的冲突性,但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却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处于绝对相冲突的状态,也是这些年来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根本原因所在。而互联网技术将对这三个问题产生颠覆性改变,已经从技术上为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可能性。

  网络小贷解除障碍的优势

  较之于传统信贷融资,基于网络平台构建面向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无论是在成本节约、风险监测和信贷效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契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网络小贷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具备天然优势。

  网络小贷的主要模式

  目前,开展网络小贷的机构主要有三种大的类型,一种是商业银行自己提供网络融资服务。商业银行依托原有的客户群体,通过在小微业务中引入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小微企业网贷产品,线下业务延伸至线上,打造网络服务平台、手机移动银行、微信银行等将互联网技术植入小贷业务整个流程;另一种模式主要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通过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利用自有线上信用行为数据,搭建互联网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小额资金支持,主要有阿里小贷和众筹等模式;还有一种是完全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银行,如深圳市前海微众银行。

  网络小贷的主要特点

  尽管各种网络小贷的运营方式各有差别,但无论是采用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共同点基本一致,都是在解决传统银行支持小贷业务中的三大障碍而设计,形成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小微贷款业务。

  客户选择系统化。传统融资模式所涉法律、法规甚多,无形中抬高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由于信息不完整或者资质不达标而被拒绝的小微企业数量多。网络小贷在客户选择上更多依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平台内客户、园区及市场管理方推荐客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链式开发,批量选择。传统的商业银行则通过已有的存量客户来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如中国银行的“网络通宝”业务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经营的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纯粹的网络银行只通过原有的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拓展客户,一些平台公司则通过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客户。如阿里小贷是为阿里巴巴认证会员提供小额、分散、短期、无抵押、无担保的资金需求。网络小贷通过链式开发、平台对接、精准营销的方法攻破首要难题,批量化的降低客户开发成本,控制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成本。

  风险评估工具化。大数据技术为网络小贷谋得竞争力增添工具,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挖掘、整合、处理、分析技术是各类网络小贷共同具备的素质。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去差异性的处理对同一口径内的小微企业数据整合,力图通过计算机手段常握小微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并综合社会征信系统,准确地判断第一还款来源,通过适度的溢价贷款覆盖信用风险,提升小贷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当前日益完善的大数据系统为信贷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小贷业务的预警及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提供智能化管理工具,利于小贷业务的不良率的有效控制。

  客户管理智慧化。为了解决小微客户不断加大,而人力资源有限的局限性,网贷机构多选择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络小贷顶层设计。传统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建立小微业务的信贷工厂,实现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而新兴的网络银行更是充分引用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对小贷业务进行批量化、流程化、模块化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小贷业务的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金融生产力。例如微众银行通常利用客户的登录方式,经客户授权使用资料和数据,第一步就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与公安部的数据库存对比识别借贷个体的真实性;经过身份识别的客户即可进入第二模块,用信用模型评判传统银行财务数据,综合行为数据、社交数据进行终极信用判断,最后确认审批放款。可见,网络小贷以数字化的创新方式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业务全流程的线上管理,大大地缩短融资周期。

  经营场所平台化。信息技术优化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电子化、智能化、移动化的创新渠道实现经营场所的虚拟化、平台化。网络小贷申请贷款、办理贷款整个流程等不再完全拘泥于传统银行实体场所完成,随着监管制度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整个贷款流程客户都可以依靠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等远程渠道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在搭建的网络平台上完成,而且多数流程还是自助实现,大幅度降低网贷业务的管理成本,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获取方式的便捷性。互联网时代,掌握互联网入口的主体就拥有绝对的竞争力,而微众银行采取无营业网点、无营业柜台、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提供服务的模式正是从被动的信息推送成功转型为主动的渠道沟通。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贷运营平台达1575家,相对2013年的爆发式增长,由于2014年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月均复合增长率为5.43%,绝对增量已经超过2013年。

  因此,从理论上说,互联网技术为商业银行解决了小微贷款的致命性弱点,而从实践来看,网络小贷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可行的。另一方面,网络小贷解决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并未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网络小贷也有其局限性。此外,网贷公司前期投入巨大,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行业性盲目竞争仍然存在。受经济和金融大环境影响,借款人逾期、展期现象频繁,加之一系列平台倒闭引发投资人纷纷撤出资金,网贷行业面临高兑付压力,个别公司出现高风险、跑路等现象,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仅12月单月问题平台就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但这只能说明管理中存在很大缺陷,并不否定网络小贷的本来意义。

  网络小贷解困小微企业融资的措施

  互联网技术引入小贷业务,为商业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提供技术性条件,尽管网络小贷中还存在诸如跑路等高风险事项,这只能说明管理弹性空间仍很大,并不能否认网络小贷的科学性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性。因此,将网络小贷放大成为解决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抓手,成为现实并成为一种正能量的融资工具还必须进行多方面改革。

  引入互联网技术。传统银行要大胆引入互联网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中运用。传统银行不仅有较为系统的渠道网络,更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支撑,并有较为丰富的小微贷款管理经验,传统银行仍然是小微融资的主力军。而要克服传统小贷业务中的障碍,传统银行要将网络小贷成功植入现有的业务当中并成为战略性业务配置,加大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运用。第一,引用最先进的网络小贷技术,构建小微贷款业务网络平台,并适时进行及时升级与流程优化再造,保证网贷公司的小额贷款业务传统银行都能完成。第二,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小微企业贷款全部流程,有计划的将存量小微客户移植到网络上,加大拓展新的网络小贷客户。第三,充分发挥传统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风险评估系统、良好信用度等优势,稳步涉足P2P、020,重点做强做好直销银行的特色产品开发与运用。第四,积极主动地培育联动营销机制,促进传统银行业务与网络小贷的联动发展,取长补短的挖掘传统银行与纯粹网络银行办理网络小贷的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完善征信系统。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无疑是最有价值的资源,网络小贷的集中优势也是在数据的集中收集与处理,完善数据库建设,加大社会征信系统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开放力度。目前,对小微企业的评级评信仍局限于“一企一行一标”,结果各行间不能共享,同时,社会征信系统范围较小,开放度较低不利于网络小贷的批量化发展,因此完善数据库建设,超大容量共享数据信息十分必要。首先,扩大征信主体范围。人民银行要加强对所有贷款主体(含企业及个人)的征信系统建设,扩大入库主体范围。其次,扩大主体征信内容。建立囊括贷款信用、纳税凭证、违法备案、网络消费记录、电子交易流水等各方面内容。第三,扩大征信开放范围。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开发范围越广,采集的信息越丰富,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要对传统银行的开放,还要对所有网络银行开放,同时也可以适当对有资质的第三方平台开发,但首要前提是要加强信息管理保密制度的建设。

  建设大数据平台。网络小贷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取决于大数据建设进度及成熟的程度。网络小贷一个风险管理和信贷决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有完善的大数据系统。目前,大数据建设还局限在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因此,全社会的数据建设还处于分散和孤立状态。首先,确立全社会大数据建设目标。大数据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短期之内很难立即成效,因此,当建立长远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其次,加强现有数据的互联互通。数据的流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尤其是要加强存量资源的整合再利用,因为数据的口径标准变化不可预测,数据单位标准不统一,在技术有限的条件下部分数据无法显示,而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是有效运用大数据的重要前提。再者,重点做好涉及小微企业的数据库建设。小微企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与重点,信息的不对称是小微企业的主要发展障碍,网络小贷的突破性贡献必然得到重点支持,有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小贷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所以,大数据建设要按照优先性原则,加大对网络小贷相关的大数据建设,为其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扩充第三方服务。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专业性机构往往比非专业机构对事项的判断与处置更具有准确性。纯粹的网络小贷公司其资源有限,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来为网络小贷业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机构、资质评估机构,搭建由多方机构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直接与网络小贷公司或机构的信贷系统对接,通过专业性的机构的专业报告,为网络信贷方向选择、战略布局、信贷决策提供佐证。另一方面,加强不良资产清收机构的建设。网络小贷业务出现风险、不良是大概率的事,一旦出现必然引发连锁性传染反映。此外,信贷资产质量不完全取决于信贷管理水平,在整个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各家银行产生不良贷款是一种新常态。一旦出现问题贷款,网络小贷可以转向专业清收机构来承接服务,使网贷公司或机构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发展和拓展业务。

  加大政策调控力。现在网络小贷公司或机构种类繁多,各地盲目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因为缺乏政府层面统一有效地管理,其内部经营管理也并不规范。针对网络小贷存在的诸多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分门别类地设立管控标准与管控主体,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公共网络资源平台供各类网络小贷公司或机构运用,各公司凭借资格准入号定期公布服务方案或创新产品,鼓励同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客户在比较中择优选择,以市场规则实现网络小贷行业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设立财政资金专项资金保证网贷银行或小贷业务提供资金来源有保障。加大再贷款力度,适度上调网络小贷的定向再贷款规模;税收政策方面适当给予对小微网贷进行税收优惠及不良核销政策;银监部门对小微网贷业务在资本管理、存贷比、监管指标方面给予特殊考虑,单独设立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风险管控力。网络小贷的风险管理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在方便小微企业的同时,发生的风险事项也较多,网络小贷风险越大,直接影响网络小贷业务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网络小贷风险管理提升到能否保证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第一,严格网络小贷企业的准入,要规定网络小贷企业准入的基本条件,要对高管人员、内控制度、会司治理、风险管理体系规定基本的标准。第二,切实加强网络小贷公司日常业务的监管,开展不定期的在线检查,动态监督小额贷款流向,通过多方平台信息跟踪服务,实现风险点的时时监测,保证风险管理正常化。第三,切实加强网络小贷公司的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风险事项立即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组建跨行业、跨条线的专业人才团队,加强对网络小贷风险特征的专业研究,提升网络小贷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布风险管理工作指引,供整个行业借鉴与交流。

  网络小贷作为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信贷业务过程中极致的运用,解决了商业银行支持小货业务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财务成本、风险识别与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有限性的制约问题,带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成长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及金融脱媒的加剧,商业银行及时进行客户结构调整,将小微客户作为战略性客户配置是商业银行生存大事,而这一天必将到来,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都必须开发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在小贷业务中的运用,而网络小贷也将成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制胜法高地,而要确保网络小贷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网络小贷内外部环境的治理仍然十分必要。

互联网金融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02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互联网金融法律师团,我在互联网金融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