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非职务发明人为何举步维艰

2019-08-27 19: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曾经获得过7项专利的非职务发明人李女士前几天向记者吐露她的苦衷她一直为没有企业买单而焦虑。其中,她在1993年提出的卡通造型的电动洗袜机的专利申请,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洗衣机厂愿意出资生产她设想的这种洗衣机,无法完成专利审查员提出的专利结构补正要求,因此,专

  曾经获得过7项专利的非职务发明人李女士前几天向记者吐露她的苦衷———她一直为没有企业“买单”而焦虑。其中,她在1993年提出的卡通造型的“电动洗袜机”的专利申请,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洗衣机厂愿意出资生产她设想的这种洗衣机,无法完成专利审查员提出的专利结构补正要求,因此,专利授权未被通过。可是2002年,李女士在一篇报道中却看到,我国某著名家电厂家在日本大量销售新产品“卡通造型洗袜机”,赚取了许多利润收入……为此,李女士很苦恼。自己的发明在别的城市或国家获得成功,发明人却被晾在一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与李女士境遇相同,没有从专利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的非职务发明人目前在我国还有很多。非职务发明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群新的“丐帮”。

  发明人沦为“流浪汉”

  非职务发明人,顾名思义,就是不同于职务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没有专项资金和政府部门或企业支持。他们的发明都是出于个人爱好,完全依靠自我来发展的。

  在武汉,45岁的非职务发明人任文林因拥有121项专利而享有“发明大王”的美誉。但由于他多年来痴心专注于搞发明而耗尽财力,又被戏称为“专利流浪汉”。从1992年至今,任文林作为独立发明人,有3项发明为国家授权专利最高级别。其中,有关“锁”的发明专利早已被全国防盗锁、防盗门生产企业仿照。按理说,拥有如此众多专利的任文林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绝对是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早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可谁能料到,为了坚持发明,他不仅妻离子散,而且每月还要坐上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车,到原工作单位江汉油田领取300元失业救济金。十几年来,不仅分文未得,光是用于申请和维持专利的费用已不下20万元。

  拥有“利蓝长效治痛剂”的夏志陶、陈青云夫妇,潜心几十年研制出一种主要用于手术后创口的长效治痛剂。老俩口所有的工资、奖金除留下有限的生活费外,花在这项专利上的总投入已不下百万元。可该项专利至今没有投入生产,老俩口生活也日益拮据。如今,“长效治痛剂”专利还需要投入50万元就可以进入临床实验。夏志陶、陈青云夫妇面临两难:一方面很想自己搏一下,却苦于资金困扰;另一方面想将专利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却由于价格原因迟迟没有谈成。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5年到2003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达308487件,增长了20倍,增长速度位居世界榜首。但另一个数据更引人关注,那就是我国拥有的80余万项专利,其转化率不足10%。转化率居“低”不“上”,与非职务发明无人问津、专利转化效益低迷等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的非职务发明人普遍处境艰难的现状更是令人忧虑。

  发明人和企业都有责任

  一边是具有潜在价值的专利技术,一边是非职务发明人艰难度日,巨大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扼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

  专家认为,首先,企业缺乏眼光和资金不足是两大原因。

  其次,社会诚信的缺失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非职务发明人不愿意寻找专利产业化合作对象,而倾向于一次性卖出。据了解,第一个磁化杯专利的拥有者刘耀友1988年就申请了磁化杯专利。由于刘耀友所要求的授权保护范围是磁铁安在茶杯的底部,而市场上的磁化杯是将磁铁安在杯子的周围或杯盖上,所以这些生产和销售磁化杯的公司被认为不算侵犯他的专利权。后来有一两家公司签了专利使用协议,但最后却没给钱。为了追回自己所得,在近两三年里,刘耀友揣着每月仅320元的退休工资,抱着当年的发明热情孤身一人打官司。

  另外,非职务发明人自身也存在问题。由于缺少资金和制作技能,专利发明的样机、样品多有不如人意之处,更何谈充分的试验和完善;发明人中存在素质差异,有的专利甚至难以提供用于生产的图纸;专利发明人希望通过交易转让专利,但开出的转让费常常超过投资者承受能力。

  业界专家称,一项专利的寿命不是其保护期,而是市场寿命。大多数非职务发明人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换来的只有挫折和失败,导致专利被年复一年地束之高阁,直至实用和创新的价值渐渐消失,最终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个人发明需要政府“呵护”

  统计数字显示,到2003年年底,我国的专利授权量累计已达到106.5万件,其中专利权归个人所有的非职务专利占62.7%。说明了我国公民申请专利的积极性较高。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由于受资金投入、实施条件等负面影响,非职务专利的转化和产业化比起职务专利有着更大的难度。

  专家为此建议,作为非职务发明人应端正心态,不要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将自己的发明当作无价之宝,而脱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忽略投资者所承担的市场风险。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非职务发明的政策扶持和行政服务,为非职务发明创造有利条件。比如组建推动转化扶持基金、建立专利发明孵化园等,在专利推广过程中多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对于社会已经认可的专利技术,特别是企业内部的非职务发明成果,应该创造条件优先使用,尽快转化为经济成果。对于本企业不能使用而社会上又急用的专利技术,不妨来个“借花献佛”,尽快消化技术形成产品向社会推广。

  专家提出,要提高专利效益,必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失时机地申请国内外专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成果不受侵害。同时,还必须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专利成果增值和“维权”问题。特别是在与企业合作合资中,要强调专利增值效应。此外,还应不断提高专利成果水平,使其在授权后通过技术更新继续保持其先进性和权威性。

  尽管非职务发明人目前大都拿着专利吃救济,但也有幸运的成功者。武汉东立产品制作所总经理汪汉东、武汉特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昌盛等,经多年努力,通过自己在发明创造方面的智慧积累了丰厚财富。谈及经验时,汪汉东一言概之:“把专利做成产品甚至小批量进入市场后再寻找资本合作,和仅仅拿着一纸专利证书待价而沽相比,两者命运往往是天壤之别。”

  专家表示,一方面,投资者风险意识加强,专利从实验室走出后很难找到买主的现象日渐趋多,这对非职务发明人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打击;另一方面,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资本且想做独家生意的人多了,寻求创新与实用项目的紧迫性日益增强。社会也要求这些非职务发明者尽快更新观念,完成由单纯发明者向创业型的发明人身份的嬗变。[page]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420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