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力资本渗透全产业链

2019-01-29 01: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律总顾问必须创造出一种文化、一个团队以及某些流程,以便为法务部做出定位,从而帮助企业领导达成目标。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电影投资的道路并非易事,为了挽留失去投资信心的热钱,在电影投资的基础设施建好之前,基金要靠自己的智慧前行。

  中国电影产业的“百亿时代”已然来临,这其中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资本的进入加速了整个电影市场更好地发展和经营。但进入电影行业的热钱,好色者有之,好奇者有之。

  好色者,据业内知情人士爆料,曾有资本为力捧女朋友或喜爱的女明星,一掷千金,不惜杀敌一百自损五万;好奇者,怀揣大把资金,可能是受政策之困进不了房地产市场又觉得股市风险太大,看到电影市场百亿时代的大好风光,于是一路投奔影视圈而来。

  这些不懂电影产业内部运行规律的投资者,并不了解电影文化产业,怀着盲目的热情进来,又被自己狠狠烫伤:2010年全年出产的526部影片的投资商,赚钱者不足20%。

  新影联总裁高xx曾遇到一个开矿场的投资人,“闭着眼睛”给一个年轻又没有任何拍片经验的人投资1000多万拍片。结果果然如高xx所料,“流着眼泪出去”,最终这位投资人也从电影行业销声匿迹。高xx为此十分担忧:“精明的商人看到前人已经有不少人尝到失败的滋味以后,他会(对投资电影)特别谨慎。伤了那些想持续投资的人的投资信心,不是好事。”

  事实上高xx所担心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据他掌握的数据,2010年出产的电影比2009年增加了100多部,但2011年比2010年却减产不少。一些本来还在观望状态的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也许从此就被彻底破坏,而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国内电影行业也许会像失去郭台铭100部电影投资资金的台湾一样,“重新坠入黑暗之中”。

  在电影行业十分成熟和发达的美国,PE和对冲基金已经成为电影融资的主渠道。所有耳熟能详的华尔街公司都对电影行业有所涉足,如美林、德意志银行、高盛等等。

  也曾有一些基金试图将美国电影基金的运作模式完全拷贝至中国,比如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最早的电影投资基金——铁池电影私募基金(以下简称铁池),但最终都水土不服,以失败告终。

  热钱在中国电影行业碰得头破血流的惨状背后,是国内电影投资行业的不成熟、配套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中国影视基金成立和生存时间最长的不过两年多,虽然近两年陆续有一些电影专项基金以及关注电影行业的基金出现,但具体到基金运作的层面,却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另外,配套的金融服务,比如收账公司、法律顾问等并没有跟随热钱流入的脚步进入电影行业。而可以降低电影投资风险系数的如完片担保公司等基础设施,在国内根本无迹可寻。[page]

  前有先驱铁池,如今有一壹影视文化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一壹)和汇利基金等一批影视基金,都在尝试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电影投资的道路。他们可能经过尝试和努力成为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影视基金,但同时也可能步入铁池的后尘,成为又一批先烈。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他们而言,未来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当下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事。

  首只专项基金夭折 操作过程过于谨慎

  作为中国电影基金第一人,如今的天使之翼影视投资公司总裁戢二卫,在4年前作为铁池基金的创始人和这只基金一起,经历了电影投资先驱的悲欢史。

  当时在华纳电影公司任职的戢二卫和其他几名在哥伦比亚、华纳等电影公司担任高管的数名华裔经理人,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一起成立了以美元为主的铁池基金。

  铁池成立之初,好莱坞向中国出口电影正面临瓶颈:由于国内对外国电影公司的各方面政策限制以及其收益分成只有17%,经过12年引进制式的发展,再加上当时国内电影市场不温不火的状态,外国电影公司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收益基本已经触到天花板。

  铁池提出的“合拍片”概念,为好莱坞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一方面,中国廉价的制作成本大大低于好莱坞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与中国合拍可以使外国电影公司避开政策限制,享受国民待遇——40%的收益分成。华尔街投资商对铁池的这个概念十分认可。

  当时的铁池可谓春风得意,其执行管理人萧培寰曾公开表示:铁池已经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要在五年内投资拍摄20~30部中国元素的电影投入西方市场。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电影行业的基金,铁池表现出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超凡远见,也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却没有延续他的幸运。谈起铁池最后的结局,戢二卫仍无比惋惜:“(铁池)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成立第二年就遭遇全球金融风暴,当时的雷曼兄弟都倒闭了,更别提跟华尔街关系密切的好莱坞,何况我们这样的一个基金。”

  金融危机虽然对铁池的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但戢二卫认为,导致铁池最后失败收场的根本原因在于操作层面出了问题:“铁池走了一个极端,就是过于谨慎和规范。这也是我必须吸取的一个很大的教训。”

  当时的铁池全部参考好莱坞投资模式和流程。在筹备成立时,请来电影业界人士、一大批律师以及北京大学金融管理中心主任何小锋(也是中国第一部私募基金法的起草者),来共同起草铁池电影私募基金的金融法律文件。这份文件至今还是业内很多人在讲PE和电影基金时参照的标本。[page]

  即便所有华人合伙人都有在电影公司担任高管的经历,每一个人都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铁池在筹备之时,每一个环节、每一份文件也要经过众多律师的反复考量和论证,在被证明切实可行风险可控之前,就不能进行融资。

  “铁池最后谨慎到,发现如果按好莱坞投资电影的流程,投资中国电影已经完全不可行了。因为(国内)缺了很多必要的环节,比如国外的基金担保、收账公司等。当时国内根本没有人知道什么叫收账公司。很多基础设施是缺失的。”戢二卫坦言。

  相比于铁池的过于谨慎和规范,另一只人民币电影专项基金的做法则大相径庭。据行业内一位资深人士透露,该基金最初的管理团队无一人懂电影投资,不了解行业规律和投资内幕,并且在担保公司、收账公司等配套金融设施缺失的情况下,就贸然投资了项目,结果很不理想。

  过于谨慎的铁池和过于草率的这只人民币基金都在中国电影投资上碰了壁。但对这种“冒失”做法,戢二卫反倒认为:“铁池的做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在中国要因地制宜,所以我对这个基金的做法没有任何意见,没准人家能闯出一条路。中国电影行业现在是乱战,乱战中如果过于谨慎,不管你的个性、经验还是事业所限,那是没办法做事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皆有可能,就像倒退回十年前,华谊上市也是没有人敢想像的。”

  摸着石头过河 找到专业人士把脉 完善基础设施

  铁池基金最终以先烈的姿态倒在了对中国电影投资模式摸索的道路上。但是它的失败也给了其他同行前车之鉴。曾经在投资时遭遇过挫折的一壹基金,经过调整,对基金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壹基金负责人之一王xx告诉《数字商业时代》记者:“一壹基金现在选择项目上比较谨慎,我们基本上选择(投资)的是大片,比如《建党伟业》、《飞虎精英》。这些片子的导演和运作人都比较专业。我们还是比较趋向于跟像中影一样的大企业合作。如果跟个人导演合作,我们则专门有一个评估小组需要对他的剧本进行评估。”

  王xx认为,基金的理想状态要有非常严谨的模式,非常严格的核算,非常严格的运作过程,而且所有基金的支出都是要公式化,对所有投资人公开,有一个非常正规的、良性的盈利模式。

  因此,在原有基金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的基础上,一壹基金还请来当初铁池基金的负责人之一罗万里等电影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加盟,来提高自己管理团队的影视剧运营水平,并对基金自身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以及投资方向做了一系列的调整。[page]

  无独有偶。汇利基金采用的方式和一壹基金如出一辙。在成立之前就因为几位合伙人之间意见不统一而解体的汇利基金,如今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基础上重组,原合伙人之一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孟晓苏退出,星邦美纳董事总经理詹幼文联合新影联副总经理高xx共同管理新的汇利基金。

  詹幼文负责基金管理和机构管理,在电影投资上至今从未失手的“常青树”高xx则负责行业项目管理。之所以这样调整也是为了达到和一壹基金同样的目的:作为影视制作公司可以承载很多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把控基金的专业程度。

  汇利在成立之初,詹幼文就拿到三个项目,但被高xx全部否定:“因为小詹也好,他的搭档也好,对中国电影市场都不是很了解。他们的能力在于资源整合和吸引投资,而不在项目把控上。他们找到我算是比较明智的,起码我算行内人士,起码我做的年头比较长,起码我做的电影都没赔过钱。”

  而一壹基金也选择在接下来跟投高xx的所有项目。这也可以说是一壹基金成立以后,最明智的决策之一。”

  高xx也认为:“所有的基金,不管来自什么行业,只要想做电影产业,就要按照行业规律办事。你不专业没关系,有专业人士给你把控,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隔行如隔山,特别是文化产业,有很多特殊性。”

  不会赔钱的“高xx”中国目前只有一个,并且是否永远不会赔钱,未来还充满不确定性,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高xx”身上,本身也是一件危险系数很高的事情。这件事情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也是中国电影投资基础设施不健全的表现。

  在国外,对电影投资者来说,和中国的“高xx”具有同样作用的是一种叫做“担保公司”的保险机构。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和一些独立制片人在做一个电影项目的时候,出钱的往往都是银行。而他们在拿到银行的钱之前,一定要有担保公司在中间进行担保,并且“万一电影中拍摄风险比较大或者做不完,保险公司会承担所有的损失”。戢二卫表示:“担保环节恰恰是中国所缺少的电影投资的一个必要环节。”

  除了基础设施的缺失,国内电影投资还缺少的就是配套的金融服务。比如收账公司、法律顾问等,并没有跟随热钱的脚步进入电影行业。好莱坞成熟、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在国内目前还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

  事实上,国内不少投资机构已经意识到担保环节的重要性,甚至已经在着手准备成立担保公司。王xx透露:“我们就正在建立国内第一家完片担保公司。我们也感觉到在中国它整个的影视文化产业需要推动和完善,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投资的新时代。”[page]

  高xx对此十分赞同:“担保做好了的话,会是这个行业的一个新亮点。我觉得担保环节是这个行业决策最中枢的一个部位。他承担全部投资风险且解决了所有的好项目、好人才缺少资金的一个大问题。”

  戢二卫也透露,一家有国外背景的保险代理公司曾主动找到他,想帮他做电影投资担保,还告诉他们从美国一家很大的电影公司挖来一个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准备开始做这种保险。

  担保公司的出现,对于电影投资者而言的确是规避投资风险的一剂良药。虽然有国外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在目前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状态下,谁来担保、根据什么担保、怎么担保、如果出现亏损以后又由谁来买单,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待探讨和尝试。

  靠自己智慧前行 发掘隐藏的机会 量体裁衣

  电影投资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为了挽回受伤热钱的信心,还给每一个投资人一个健康的投资环境,基金仍要靠自己的智慧前行,如何投资才能最规避风险?

  中国电影行业有制片、发行、院线三个主要环节。高xx认为,只做制片的,是个瞎子,因为看不清市场,不了解行业的运作规律,甚至可能连最起码的档期都选不对,基本就是闭着眼睛在投资的;只做发行的,既没有制片,也没有院线,就是个瘸子,虽然能从别人手中接过现成的影片,但是没有院线,就缺了市场这条腿,在发行中就会遇到很多障碍;而只做院线,既不向中游渗透,也不向上游渗透的就是傻子。因为手里掌握着优质的资源而不善加利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中国做电影投资的人,真正能做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有真正资金实力的人,赔得起;第二个就是有渠道资源优势的人,没有渠道资源优势,产品很难适销对路。先不说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连锁卖场作为支撑,最起码得不到市场的第一手反馈意见。换一个说法就是,只有把握了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者,才真正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把这个全产业链贯通,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

  在高xx看来,基金的理想状态是,一定比例的资金做投资,并且这部分投资基金一直处于滚动当中。如果总投资基金中有40%用作电影投资,那么最好再各拿25%左右,作为持续的院线、发行等方面的投入。

  事实上,高xx在电影投资方面的成功,除经验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也一直在做全产业链的投资。现在包括一壹基金、汇利基金以及小马奔腾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尝试高xx对电影投资的全产业链的完美设想。

  “除了正在筹备的完片担保公司,接下来一壹基金还将在原来投资单个电影制作项目的基础上,将分别投资电影发行公司和院线等,我们要铸造一条产业链。”王xx透露。[page]

  对于全产业链的设想,戢二卫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以他在好莱坞多年的从业经历,他觉得中国电影行业不论从整个产值的基数,到整个产业基础设施和机制的建立不够健全,都呈现出一种幼稚的状态。而全产业链的做法,“一个是伤害公平,一个是违反了专业分工的原则,就是你什么都想干,实际上什么都干不好。”

  “另外,影视内容的制作发行,本身也有它的产业链,比如制作是从剧本的研发到整个制作的全流程,全做,还是中间的一部分过程,由承制公司包出去……因此那种大到无孔不入的全产业链,考虑到资金能力、资金的周期等,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想做就做的。而对于一些像华谊这样的上市公司,做全产业链就是一种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投资模式,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戢二卫建议,在项目的研发和筹备的时候,考虑拓宽各种回收渠道,以每个公司的背景能力所能触及的各种方式,去想除了院线之外的其他收入的可能。

  正如詹幼文所说:“前面总是要有一些白老鼠,去试一试,看这个市场的反应,投资人的反应,这样的话我们也好吸取更多的教训、经验,把自己做好。”

  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有可能会在长时间内保持发展初期的状态。戢二卫说:“能把这(些机会)发掘出来,这才是真本事。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09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