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科技管理暂行办法

2019-07-31 20: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土地管理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土地管理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增加科技在土地管理中的渗透程度,促进土地科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土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科技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土地科技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土地科学技术管理,是指由土地管理科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增加科技在土地管理中的渗透程度,促进土地科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土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科技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土地科技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科学技术管理,是指由土地管理科技主管部门对土地管理科技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制定;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成果的验收、鉴定、奖励和推广以及对科研机构和人员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 科技项目管理

  第三条 土地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科技项目的立项应紧密围绕土地管理中心工作,本着急用先上,应用研究为主的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立项项目。

  第四条 项目立项的程序:

  (一)国家土地管理局各司室、企事业单位和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及有关院校与科研院、所,应在每年11月份前向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提出次年度土地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同时上报科技项目立项报告。

  (二)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提交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技委)进行咨询,报局领导批准后,确定立项项目,并下达年度科技项目计划。

  第五条 项目计划管理。计划项目实行合同制,重大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项目计划及实施,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一)项目一经确定,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具体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并于每年十二月底前向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提交当年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项目完成后,提交研究报告及经费决算报告。

  (二)在项目执行中,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检查、调查,视情况进行必要的项目计划调整或者撤销。

  第六条 项目经费管理。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开支范围包括:调研、资料、技术性会议、试验及技术检测、成果鉴定、评审等费用,不得挪作他用。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合同书做出具体开支计划,并严格履行财务、审计制度。

  第七条 未经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立项的项目,国家土地管理局一般不组织鉴定或评审。

  第三章 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

  第八条 土地科技成果范围:

  (一)对土地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成果;

  (二)为解决土地管理事业某一科技难题而取得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进行中取得的有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立应用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三)对土地管理自身规律认识的基础研究成果;

  (四)土地管理的技术标准、规程;

  (五)土地科技著作,主要指公开出版发行的杰出土地科技专著、优秀土地科技教材、优秀土地科普图书。

  第九条 鉴定和评审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主持。

  第十条 组织鉴定或评审单位和主持鉴定或评审单位可以根据土地科技成果的特点选择下列鉴定或评审形式。

  (一)检测:指由专门的技术专家组或检测机构通过检验、测试性能指标等方式,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

  (二)会议:指由同行专家七至十一人组成评委会通过讨论、答辩等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

  (三)函审:指同行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

  第十一条 土地科技成果的综合评价,采用下列指标:

  (一)对土地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观点、方法和理论的创新性;

  (三)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

  (四)科学价值和意义;

  (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page]

  第四章 科技成果推广

  第十二条 土地科技成果推广,是指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于土地管理工作实际中,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并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第十三条 土地科技成果推广,实行分级管理。国家重点项目或有普及指导性的科研成果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管理,地方项目或区域性科研成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局负责。

  第十四条 推广计划的编审程序,采取“一上两下”的办法。即首先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司室,于年度开始前,提出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初步方案,经局审定后,下达各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局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下达的初步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推广计划,并纳入土地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国家重点推广项目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审批,地方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局审批,并报国家土地管理局备案。

  第十五条 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的项目,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安排专项资金,地方的推广项目,由各地在资金上给予切实保证。

  第五章 科技成果奖励

  第十六条 科技成果分类及奖励范围。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分A类(研究奖)和B类(推广类)。

  土地科技进步奖A类奖励范围:

  (一)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二)土地政策、法规等软科学研究成果;

  (三)土地管理应用技术成果;

  (四)土地管理技术标准、规程成果;

  (五)土地科技专著、土地科技教材成果。

  土地科技进步奖B类奖励范围:

  (一)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效益的成果;

  (二)土地科普图书等;

  (三)土地管理实践中,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覆盖面广的成果。

  第十七条 申报条件。申报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项目科学技术水平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申报项目应是获得省级土地管理部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的优秀项目;

  (三)申报项目无重复报奖内容,无争议;

  (四)重大项目申报奖励时应包括子项目,子项目原则上不单独报奖;

  (五)凡属科技著作项目,科技专著、科普图书须公开发行两年以上,科技教材须为多所学校选用。

  第十八条 奖励标准

  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奖励标准

  一等奖:

  A类,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同类项目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很大,推动土地科技进步作用重大。

  B类,对土地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影响非常大,成果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重大。

  二等奖:

  A类: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同类项目的国内领先水平,技术难度大,推动土地科技进步作用很大。

  B类:对土地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影响较大,成果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较大。

  三等奖:

  A类,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同类项目中属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推动土地科技进步作用较大。

  B类,对土地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影响大,成果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奖励等级 荣 誉 奖 金(元)

   一等奖 奖状、个人证书 10000

  二等奖 奖状、个人证书 5000[page]

   三等奖 奖状、个人证书 3000

  (三)奖金来源:

  国家土地管理局按一等奖4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支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解决。

  第十九条 申报、审批程序

  (一)申报程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有关院校与科研院、所及国家土地管理局直属单位为土地科技奖励的申报部门。申报部门统一组织本地区(单位)成果的评审,并将符合本办法第十六、第十七条规定的成果报送国家土地管理局。

  (二)审批程序

  1.形式审查:由国家土地管理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条件、鉴定办法、有关证明等进行审核。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当年评奖。

  2.初审:形式审查合格项目进入初审。初审由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3.终审: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初审结果进行全面审核,最终确定获奖项目。

  第二十条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一)主要完成人

  科技进步奖奖励的对象是对项目的完成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主要人员。主要完成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设计项目的总体方案;

  2.对项目的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作出重要贡献;

  3.对项目的开发、推广有重大贡献。

  一、二、三等奖主要完成人限额数分别为15人、10人、5人。

  (二)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是指项目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单位。主要完成单位的限额数为一等奖10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

  第二十一条 异议处理

  (一)从获奖成果公布之日起,两个月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对获奖成果持有异议的,可向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主管部门提出异议。超过异议期,不予受理。

  (二)提出异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写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匿名异议不予受理。

  (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取消受奖资格,追回奖状、证书和奖金,并通报批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土地管理局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细则》、《土地管理科学技术成果管理规定(试行)》和《土地管理科技成果评奖条件》同时废止。

土地管理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203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土地管理法律师团,我在土地管理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