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2017-05-10 11: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买房子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在不久后就接到铺天盖地的装修电话,严重的打扰了个人和家庭生活,那么因为买房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时该怎么办?小编就将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信息整理如下,希望能够帮到有这方面困扰的人。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网友曾遭遇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很多,买房、买车,住院,购买保险,办理会员卡、银行卡,安装电话、宽带、有线电视、水表、煤气等,每个环节都有出现信息泄露的可能。个人信息被登记后,商家不当泄露或非法交易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提供个人信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个人信息收集和买卖甚至发展成了一门产业。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会打扰人们生活的安宁,甚至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七)》,首次规定了侵犯公民信息罪。侵犯公民信息罪包括两个罪名:一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二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个人基础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个人秘密,是《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容许非法获取,不允许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或私自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用作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事实上,即将于3月15日开始施行的新消法第二十九条明确提出,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

  有了新消法撑腰,消费者再遇到个人信息泄露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切勿因为怕麻烦而让信息泄露者逃脱法律的惩罚。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抱怨和吐槽,更需要较真。只有更多的人运用法律手段打击无良商家,才能形成震慑。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72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