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租房:中低收入者的诺亚方舟?

2012-12-11 21: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租房政策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其实,与其说公众是在关注公租房政策,还不如说大家更在关注“权力与资本统吃一切”时代普通民众的生存。中低收入者为什么买不起商品房?关键在于房价收入比太高了。消费支出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几乎是所有经济学家

公租房政策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其实,与其说公众是在关注公租房政策,还不如说大家更在关注“权力与资本统吃一切”时代普通民众的生存。

中低收入者为什么买不起商品房?关键在于房价收入比太高了。消费支出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几乎是所有经济学家的共识。而消费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前收入。

俗语说:“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当中国1%的家庭掌握约40%的财富,社会贫富差距的鸿沟如此之深时,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增长,要想赶上房价的涨幅,应当说是比登天还难了。

房价的涨跌,取决于房子的供求关系。稳定房价,就得想方设法维持房子的供求平衡。然而,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能维持房子的供求平衡,达到让中低收入者也买得起商品住房的目标吗?

有数据显示,北京2003年末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已经超出2010年规划期末的最高上限。而且,北京建设用地规模的“寅吃卯粮”,在全国来说并非个案,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虽然,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频频触及规划指标的“天花板”,但是,国家规定的规划总量肯定不会再给增加,因为这背后涉及到中华民族生存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保护。

在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如果幻想单纯依赖加大居住用地的供应规模进而降低住房价格,显然不大现实。因此,在相对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的同时,势必得同时遏制住房需求。

一般来说,住房需求量的变化,短期主要看信贷政策和住房需求圈子的变化,长期则看常住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显然,单纯就房价的调控效果来说,遏制住房需求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收缩住房按揭贷款。

收缩住房按揭贷款的方法,无非有数量型的提高首付,或者价格型的提高房贷利率。对于掌握40%财富的1%家庭来说,收缩住房按揭贷款,对他们来说自然不伤半根毫毛,不过,对于“跳起来”才刚刚“够得着”的中等收入者来说,住房按揭贷款一收缩,他们的购房梦也就随之破灭了。

住房按揭贷款一收缩,中等收入者之所以会“够不着”,关键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突然发现原先积累的首付不够了;二是随着利率的提高,贷款成本不堪承受了;三是更严重的可能,还在于实体经济因此而受影响,中低收入者发现自己的收入下降了。

信贷的大放大收,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从而导致“剪羊毛”后果。金融转移财富的功能,一般借助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来实现。富人在优质资产价格降到最低点时大量抄底收购。一旦经济好转,这些优质资产价格必然上涨,此时财富转移也就完成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990年为0.7,2004年达到1.85,增长1.6倍。1990年至1996年,该比率每年上升2~8个百分点;而从1997年开始,每年上升10多个百分点,最多上升13多个百分点,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我国M2与GDP的比率不仅上升速度在世界上最快,而且,我国M2与GDP的比率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2010年5月,我国M2已高达663400亿元。高达663400亿元的M2,有多少商品物资可与之对应?从M2与GDP的比率,不难推测富人为什么要拼命地购房买地了。

在我国M2与GDP比率畴高的情况下,试图以收缩信贷的方式来调控房价,房价虽然能暂时调下,但带来的副作用却是富者益富、穷者益穷的“剪羊毛”。只有公租房政策的全面实施,才是货币泡沫浪潮中真正为中低收入者打造的诺亚方舟。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807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