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买断的公房能否交易

2019-03-04 10: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房买断需经过产权单位同意后到所在区房产交易管理所办理房改手续,平房动迁私产会比公产多一些,但多不了多少。拿不到土地证也可以买而且以后也可以转卖,首先能够办理房产证,主要取决于土地的合法性。那么,买断的公房能否交易?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买断的公房能否交易

  此外为了切实达到改革目的,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可售公房上市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售公有住房的上市出售必须按当时的房改售房政策购房同步进行;

  2、可售公有住房上市后,不得造成原公有住房承租人家庭的居住困难;

  3、可售公有住房上市后,该户职工不得再向单位申请住房或购买成本价的公有住房或平价房、安居房等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住房;

  4、禁止出售公房的范围:

  (1)以低于房改政策规定的价格购买且没有按照规定补足房价款的;

  (2)住房面积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控制标准,或者违反规定利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且超标部分未按照规定退回或者补足房价款及装修费用的;

  (3)处于户籍冻结地区并已列入拆迁公告范围内的;

  (4)产权共有的房屋,其他共有人不同意出售的;

  (5)已抵押且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转让的;

  (6)上市出售后形成新的住房困难的;

  (7)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8)法律、法规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其他不宜出售的。

 买断的公房能否交易

  二、公房出售程序

  1、公有住房承租人在落实受买人后,先按当时的出售公有住房政策与公有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受托人签订《公有住房买卖合同》。《公有住房买卖合同》签订后,可售公有住房承租人即可凭《公有住房买卖合同》与买受人签订《公有住房出售合同》(简称《出售合同》)。

  2、可售公有住房上市销售双方当事人在《出售合同》签订后的三十天内,应持《出售合同》、《公有住房买卖合同》、《公有住房上市出售交易过户申请表》及有关资料,向房屋所在地区、县房地产交易核心办理交易过户审核手续。

  3、原可售公有住房承租人在收到经区、县房地产交易核心审核的《上海市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过户审核表》(简称《过户审核表》)后,持《公有住房买卖合同》及《出售合同》、《过户审核表》等有关资料向公有住房所有权人或受托人办理购房手续,并交纳公有住房购房款项和首期房屋维修基金。

  4、可售公有住房上市出售买卖双方当事人凭《过户审核表》及有关资料按规定分别向财税部门和交易核心交清全部税费或保证金后三天内,凭税费或保证金交款凭证及有关资料向区、县房地产登记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申领房地产权证。

  5、可售公有住房上市出售买卖双方当事人凭区、县房地产登记处出具的《公房上市出售已受理权证变更通知》,向原公有住房物业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维修基金。

  6、可售公有住房上市出售后,仍按公有住房售后管理办法执行。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好公房交易的双方当事人,认定售后公房再交易再上市,仍然还是售后公房,不能以商品房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而应一律按1996年售后公房物业收费标准,统一“从低”收取。

  其次是已购公房上市出售后,其物业维修基金帐户中剩余部分的费用是不予退还的,继续用作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备和公共设施的维修、更新,其中由转让人交纳的剩余部分,由受买人向转让人支付,领取房地产权证后,三项维修基金随同房屋转移至买受人名下。

  三、关于公产房的性质

  所谓公产房,是中国特殊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产物,它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对于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私有住房而言的,一般个人只有承租权而没有所有权。公房使用者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公有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

  按照产权人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1、第一种是直管公有住房,指由政府接管,国家出租、收购、新建、扩建的住房,大多数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出租、修缮,少部分免租给单位使用的住房。

  2、第二种是单位自管产。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单位所有的住房,俗称企业产。

  3、第三种公产房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产权人,分配或出租给单位员工居住使用的房屋。通常能上市交易的是前两种,在北京交易时一般需要取得上市许可证。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买断的公房能否交易”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公房买断需经过产权单位同意后到所在地区房产交易管理所办理房改手续。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3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