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罪证据收集标准

2020-09-17 1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利用职务的便利去违反法律,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发生在政府部门汇总而已。在一些企业、公司中也是很常见的。利用职务去侵占利益,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证据收集,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有关于职务侵占罪证据收集标准的知识吧,以供大家参考!

  一、职务侵占罪证据收集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根据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职务侵占罪证据收集标准

  二、怎样搜集认定职务侵占罪的证据

  证据可以是:

  a、物证;

  b、书证;

  c、证人证言;

  d、被害人陈述;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f、鉴定意见;

  g、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h、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通常情况下,犯罪证据由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来搜集证。

  首先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侦、控、审三部门搜集、采信的证据除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三个条件特征。

  其外认定职务侵占罪的证据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二)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三)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四)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来平帐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帐目的凭证等。

  (五)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的证据材料,如挥霍、还债等。

  (六)追缴的赃款、赃物,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对赃物作出估价鉴定。

  (七)有必要的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八)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有关事实和证据。

  (九)审讯犯罪嫌疑人,应问清:

  1、犯罪的动机、目的;

  2、犯罪的手段、方法,重点在于是否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

  3、犯罪的时间、地点、次数、作案过程;

  4、赃款、赃物的去向;

  5、有共同犯罪的问清预谋、分工情况,区分地位、作用,确认分赃情况等。

  三、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一万元”以上。职务侵占罪的“数额巨大”的标准为“十万元”以上。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从法条上可见,职务侵占罪在数额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参照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解释,在数额较大上规定了5000-20000元的选择幅度,在数额巨大上,把10万元作为数额巨大的起点,而且各地区不同,具体的数额还会有差异。发达区数额较大的就是10万左右,一般为2-3年有期徒刑。

  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应当注意,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本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了一个幅度,即非法占有的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的,应当追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会同当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的范围内,及时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数额标准,并上报备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职务侵占罪证据收集标准 的相关知识,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213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