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我和老公是再婚,结婚二年,他把他婚前的房子在房产证上加了我的名字,婚后二个人性格差异很大,矛盾重重,他现有想把房子过户回去,然后再用房子贷款。他说,过户后,写个承诺书给我,贷款债务与我无关。请问,如果是婚内债务,承诺书去公证有用吗?

公证
2019-06-25 20:10:5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婚前买房没有公证离婚后归谁

      
    1、婚前夫妻一方买的房登记在一方名下,若为全额付款,则属于该方个人所有。

      
    2、若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十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 公证不是婚内财产协议的生效要件,婚内协议应担采用书面形式,双方合意即为生效,但不能对抗第三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约定。
    3.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就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否则仍以共同财产清偿。
    4.如果夫妻之间有赠与房产的协议,如果进行了公证,该协议不得撤销。
  • “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虽然理论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比较明确,但是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表现在夫妻对外举债时往往是由夫或妻一方出面,而由于我国的社会传统,很少有债权人会在举债时要求明确该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的合意还是举债人个人的主张,即使有口头上的表述,事后也往往由于缺少书面上的证据而无法查实。
    另一方面,举债完成后,举债到底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的生产经营,属于夫妻间的事务,作为外人,债权人更加无法查实。有鉴于此,最高院《婚姻法解释》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以王芳律师为首的婚姻家庭事务部在实践中往往遇到一些人利用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来达到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的目的,比如离婚时一方与第三人串通伪造债务,另一方无法举证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依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当然有悖立法者的初衷,也有悖法律的公平原则
    因此,王芳律师认为,在实践中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应当综合考虑93年的司法解释和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第一,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无异议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二,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对此有异议的并能证明此债务为一方与债权人的个人债务的,则为个人债务而非夫妻共同债务;第三,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有异议但无证据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一方应当证明举债的原因,如果能证明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不能证明的,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这样,即达到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做到了维护夫或妻一方的合法权益。
  • 夫妻住房过户给一方,没有税费缴纳。办理前提是住房贷款还请,无抵押,有房产证,契税证明,土地证。
     办理流程是:
      
    1、带好三证(结婚证、身份证、房产证)正本及复印件。
      
    2、去房屋所在地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先在预检窗口告知是来办理房产证变更为配偶一方姓名事宜的,窗口工作人员会审核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齐全就给你们一个号码,然后凭号码去相关窗口办理。
      
    3、办理房产证上变更为夫妻一方名字所需费用:110元手续费,明细如下:80元工本费、25元地籍图费、5元贴花费,如顺利20天后可拿到新的房产证。
      
    4、新房产证可以设定密码,房地产交易中心会告知你一个初始密码,之后可自行更改。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