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从2002年12月份开始在一家香港公司工作,一直都现在。因公司之前只在香港有注册,大陆没注册。所以一直都没有与我们签劳动合同及办理社保等。直到2011年12月公司在深圳注册了公司,到现在想与我们补签或新签劳动合同。请问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我们是否可以向公司提出要经济补偿、双倍工资补偿、补交社保补偿等等呢?谢谢!

2019-03-25 16:48:5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没劳动合同怎么讨薪?你要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关键你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劳动关系证据,包括你的工作牌或者工资条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成立的证据;二是你的工资证明,包括工资条或者其他能够证明你工资的证据材料,如果你没有工资标准的直接证据,那么你可以主张按照同职务工资标准来支付你的工资。
    如果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一个月那么你还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 关于合同补签,例如,用人单位事后补签劳动合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为“补签”,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事后签订劳动合同,把合同期限往前移,签订日期为补签合同的时间。另一种为“倒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事后补签劳动合同,将合同期限往前移,同时将签订日期写成劳动关系建立之初的时间。“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往往拿不到用人单位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因为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举证难的问题。并且,如果“倒签”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就符合民法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就是有效的。  因此,提醒劳动者:在补签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慎重,要正确理解“倒签”与“补签”的差异,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时,只有将签订日期写明为签合同的日期,才能定为“补签”,才能证明签订劳动合同的真正日期,也有利于劳动者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补签劳动合同相关知识:  
    1、“公司要补签劳动合同”,从用工之日到补签之前扣除一个月后,按《劳动合同法》应支付双倍工资。  
    2、“如果员工拒绝签合同”,可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书面通知本人:“XX日前来人力资源部签订劳动合同,如逾期不签,劳动关系自动终止”。(送达本人并由本人签字收到)  
    3、如果以后此人“就此事索赔双倍工资”,本人签收之日之后的不必支付双倍。  
    4、一般来说,愿在公司干的员工不会不签合同(因为保障了他的合法权益),也不会向公司索赔补签前的双倍工资(因为人是讲道理的,自己并没有付出双倍的劳动)。  
    5、不排除一些贪心者恶意不签合同,等着索赔双倍工资。
  • 补办劳动合同鉴定情况说明,是当事人需要向劳动行政机关申请补充办理对劳动合同进行鉴定的情况说明,当事人将情况过程和用途说明一下就好。  劳动合同鉴证,是指劳动行政机关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程序及其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完备性、可行性进行全面审查、核实、确认的法律行为。在我国,鉴证是对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的证明,是国家对劳动合同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办法。一般采取自愿原则。但是,为了保证劳动合同的合法有效,劳动合同签订后,应当到当地劳动行政机关办理鉴证劳动合同的手续。  补办劳动合同鉴定情况说明,具体可以参考以下范文:  补办劳动合同鉴定情况说明(范文)  xx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兹有我单位xxx公司与员工xxx签订的第xxx号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鉴定因故不能满足所需,现因xxx需要对该合同进行补充鉴定,特此说明,并提出申请。  xxx公司  年月日  相关法律依据:《劳动合同鉴证实施办法》  第二条 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服务措施。  第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机关。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合同鉴证工作。劳动合同鉴证的具体工作由合同签订地或履行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承办。  第六条 鉴证时,当事人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3份;  
    (二)用人单位为法人的,应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用人单位不是法人的,应提供其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三)劳动者身份证明。  
    (四)鉴证部门认为需要的其它材料。你好,关于补签劳动合同说明范本请参考!
  •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