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情况是这样的:我爸爸前些日子和别人发生纠纷把人打了。因故意伤害被拘留37天(上周六被带走拘留的),现被关在七里渠,未被送检。现在受害人已经被鉴定为轻伤。属于刑事案件了。那是不是已经无法私了?对方伤是否严重,我没有见过,据说就是眼睛上方缝了3针,下方3针。我想知道,如果我们赔了钱,他是否37天之后可以出来?如果出不来,我们应该怎么做?主要现在受害人狮子大开口,我家也不富裕,如果通过法律流程,正常赔付的话赔偿多少钱可以减轻刑罚?是否可以判为管制和取保候审?或者是,如

刑事辩护
2018-12-25 01:09:5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取保后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被取保后审放回来了其法律责任尚未消除。还处于等候审判的阶段,如果没积极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则难以获得受害人的谅解,同时也体现了不认罪服法的情形,在裁量刑时可能就重处罚。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 我国刑法第234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上述的规定可以看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量刑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刑法却没有对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往往只按照轻伤的量刑档次判决,这就无法分清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和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的区别,影响刑罚的严肃性。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适用致人重伤的量刑档次。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从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来看。故意伤害致多人(指三人或者三人以上)轻伤比故意伤害致
    一、二人轻伤的社会危害性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肯定比一般的伤害案件大,社会危害性大其受到处罚也应加重。  其次,从刑法确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角度来看。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与故意伤害致
    一、二人轻伤在同一量刑档次处理,不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最后,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看。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适用致人重伤的量刑档次是可行的。如刑法第236条第三款第
    (二)
    (五)项的规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263条第二款第
    (四)
    (五)项规定:“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这两条规定中,强奸、抢劫多人的和致人重伤的量刑档次是一致的。  基于上述分析,建议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故意伤害致多人轻伤适用致人重伤的量刑档次,以体现刑罚的公平。
  • 轻伤刑事案件辩护方案的制定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是否构成犯罪(无罪辩护)】
    首先第一步是分析是否构成犯罪,寻找无罪辩护的可能性。根据案件事实。看是否存在正当防卫的可能性。
    是否具有伤害的故意,是否是意外事件等等。对人身伤情鉴定文书进行质证,看是否具有程序上或者实质上的问题,从而打破公诉机关的证据链。总之,结合全案的证据材料,看是否由做无罪辩护的可能性。
    在这一步尤其要注意全案的证据是否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地步。 【罪轻辩护(量刑辩护)】
    在经过上面的思考后,如果认为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没有疑问的话,那么接下来可以做量刑辩护。
    量刑辩护也就是围绕量刑情节进行的,尽可能减轻被告人将要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辩护。具体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从犯罪嫌疑人年龄、动机、自首、立功、被害人谅解、累犯等多个情节入手。
    如果是共同犯罪的,还可以从主从犯的地位进行辩护。为被告人争取到较为理想的宣告刑也是一种胜利。
  • 你和打人者之间的民事纠纷你们可以私了,但是你没权利要求检察院撤诉,这是告诉。同时你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打你的人赔偿损失。你和老板之间的约定不受法律保护。
    本律师特别提醒,任何法律问题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况且有些事实真相在以非专业的目光审视后所作的描述,不一定符合其原始法律状态。因此,在看不到原始 材料,听不到您对你咨询的事件的详细叙述的情况下,本律师仅仅是根据您的简单描述,依据法律法规作出咨询意见,该意见仅仅作为您分析的参考,而不能、也不 应当直接作为您处理法律事务指导法律诉讼的准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